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抗战惊雷>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进武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进武器(3 / 4)

42生产了约一百万支(一说七十万支),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枪的生产量不过一百二十万支,如此高的生产数量让人瞠目结舌。性能如此优秀的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看到了吗?金属冲压工艺,这将是武器生产的必然趋势。”杨天风简单地介绍着重点,“为了配合此武器装备部队,你们还要与炼铁厂加快仿制轧壳机的进度,提高弹药产量。这款机枪打起来――那子弹的消耗绝对令人瞠目。”

现在兵工厂的轧壳机同样是来自杨氏造枪厂,生产制造能力且不说,关键是材料,是铜料的短缺和匮乏,这同样也制约着大后方的弹药的生产数量。

中国缺铜,要依靠大量进口,这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但对杨天风却不是解决不了的困难。

欧汉涛和黎建业当然知道这个困难,但他们也知道炼铁厂在研制覆铜钢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他们便明白了杨天风的真正用心。

覆铜钢若能制造子弹、炮弹壳,从理论上讲,将节省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铜料。那现在的弹药生产将不只是复装和重新轧壳,而是重熔铜弹壳,改制覆铜钢弹壳,一下子便使材料提升了五六倍的利用率。

一种武器的生产制造,并投入实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以mg42通用机枪为例,杨天风早就能拿出图纸,但在枪炮钢没有达到标准,在弹药的材料和生产能力没有取得取得突破,以及其他条件没有满足的时候,生产制造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包括国x军在内,各支抗日武装使用步枪,弹药都不充裕,又何谈耗弹惊人的自动枪械?没有子弹,什么高级玩艺儿还不是烧火棍一枝?

再说日本鬼子,没有研发自动武器的能力吗?当然也不仅仅是资源匮乏,还有作战理念的不同,才装备步枪。

而mg42通用机枪好歹使用的是毛瑟枪弹,与中正式步枪是同样的毫米规格。也就是说,机枪造出来就能用,只不过弹药要紧张罢了。

仿制轧壳机同样也是在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制不同规格的枪弹轧壳机作准备。杨天风想得细致,规划得明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而供弹方式,杨天风决定暂时采取75发弹鼓式。仿制后世位于昆明的国营356厂制造的可方便开盖快速装填的弹鼓,熟练的人几秒钟就能装满子弹。至于弹链和弹鼓的优缺点,杨天风当然知道,而暂时用弹鼓也是考虑到节省弹药,适应现实的战争环境。

按照屠倭镰刀的操作条例,至多打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