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最大航行速度接近五百公里每小时,当时中国空军不具备拦截这种高速飞机的武器,因此九七式可以在战场上来去自如。
显然,一场小规模的空战,让鬼子摸不着头脑,倒是先被吓住了。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飞得快,但只携带一挺毫米机关枪,对地面的攻击和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时间够了,因为鬼子的犹豫和迟疑,因为鬼子的谨慎小心。打扫战场、整顿转移部队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进行着,相信等到鬼子的轰炸机再飞来战场,只能少量的游骑,以及冒着黑烟的尸体堆。
而感到失落的不仅仅是鬼子,还有严阵以待的韩震和孙岗,尤其是孙岗,但他已经能够控制冲动,虽然心情不是很痛快。
象孙岗这样的飞行员还有很多,他们最怕的就是被晾在一边。当年投身空军为什么?几年寒暑又为了什么?不就为有朝一日翱翔蓝天,痛击日寇吗?
所以,孙岗得压着自己的脾气,得厚着脸皮,得态度良好地听着杨天风的训斥和说教。训就听着呗,翻了脸就苦苦哀求,保证下不为例,只要能让他飞,什么都能忍着。
当然,孙岗也不只是忍着,他还得感谢杨天风,感谢那些制造、维护飞机的无名英雄。是杨天风给了他机会,是那些无名英雄保证了飞机的状态。
……………
龙亢一战,日伪军七千多人被歼灭,由此引起的震动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了大扫荡的进行。
而鬼子以萧县为前出基地所进行的大扫荡,即便没有龙亢失利的影响,也进行得很不顺利,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三天了,向前推进了不过四十多里,伤亡却已经突破了六百,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况且,这还没有进入匪区的核心地带。
第十七师团参谋长井上诚,此次大扫荡的总指挥,深深地感到了任务的艰巨,并对前景不表乐观。
如同山洪爆发后所造成的沟渠纵横、道路坎坷,类型多样、防不胜防的地雷陷阱,灵活机动的冷枪、冷炮,倚坚据守的村镇要点,还有夜间对蝗军宿营地的炮火急袭……这些在井上诚等鬼子军官看来是乱七八糟的打法,被对手一古脑地使出来,便很是难以对付。
就说夜间的炮火急袭吧,对手拥有大口径的曲射火炮――120重迫,这本不是什么秘密,但能运用得如此熟练,却使鬼子大吃一惊。
按照精密测绘的地图,再派出侦察员确认鬼子的宿营地或集结区域,在图上作业的新七军炮兵,便能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出动,把炮弹劈头盖脸地砸过去。
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