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支援的情况下击败敌人。”梁末青也没有强求,又说了些别的事情,便挂断了电话。
空军?现在能这么称呼了?杨天风放下电话,苦笑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飞机制造和军工、煤化产业一样,借助于杨天风提供的资料,没有走弯路,发展很快。当然,这其中也和从后方、南洋及其他地方招募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和苦干是分不开的。再加上杨天风对此的大力投入,相关的工人已经达到了一千两百多,有了可以同时制造四架飞机的车间。
虽然制约于各种发动机的类型繁杂,但杨天风的纸面工作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试验。一个月能造出四架飞机,这已经是现在的生产能力。
按照杨天风提供的图纸,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制造出了四架飞机。一架四百马力左右的老式双翼飞机,另外三架的马力都在七百以上,比第一批的鹰式性能更加优良。经过试飞和不断的改进、调整,五架战斗机是可以进行支援战斗的。
而飞行员的培养也走上了正轨,先飞超轻*型灰机,然后上教练机,再单飞老式双翼机,最后才有可能去飞真正的战斗机。
尽管如此,杨天风还是觉得要称之为空军有些夸大。和空炸炮弹一样,在龙亢进行过实战演练后,杨天风便只囤积不使用,尽量不引起日本鬼子的重视和警惕。弱小的“空军”显然也无法与成百上千架敌机进行战斗,只能看准时机,打鬼子个冷不防。
思索良久,杨天风拿起电话,又要通了“空军”。可惜,接电话的是孙岗这个不太靠谱的家伙。
“没问题呀,参战嘛,绝对没问题。”
杨天风在电话这头直翻白眼,早就料到这家伙一听说升空作战,就会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作好参战的准备!”杨天风加重了语气,着重强调了准备,“飞机要检修好,也不会全部出动,新上来的飞行员与你们配合怎么样了,能不能达到要求?”
“做好准备,肯定的,我们随时都准备着呢!”孙岗照旧是激动的语气,“飞机没有问题,新飞行员嘛,问题也不大。”
“说话能不能准确些,什么都没问题,你这家伙总是信心满满,每回都是这样。”杨天风气得够呛,“不和你说了,韩震回来后,告诉他,晚上七点等我电话。”
“军座,您咋不信我呢?真的没问题。”孙岗在电话里还在说着,“您看啊,我、韩震和高凤阁是早就飞熟了的,李克用、马贵田、周忠跟着我们也飞了几个月了,单飞双翼机这关也都过了,双机演练也有半个多月,完全能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