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力炮,作为实战的演练,被杨天风批准使用。但数量不多,攻坚的主要武器还是步兵炮和战防炮。
一条散兵线冒着弹雨迅速冲上去,在壕沟前就地卧倒,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压制敌人的火力。
沉重的土战车轰隆隆的开进,后面是几辆平板车,借着土战车的掩护,将车上大大小小的草捆、木箱倒进壕沟,又飞速推回,几个来回后,壕沟已经被填出了一个五、六米宽的通道。
攻击点选在吊桥两侧,达成突破后,士兵们将向吊桥迂回,在吊桥前面的洼地里埋伏着一个连队,一旦吊桥被放下,外面的战士就会就会蜂拥而入。
啪,啪,啪,几颗照明弹凌空飞起,战士们急忙趴倒在地,战前的演练此时看出了效果,各部配合默契,士兵们反应迅速。
轻重迫击炮隔着壕沟开始猛烈轰击敌人的阵地,震耳欲聋的爆炸后,腾起了大量的烟雾。突击队的战士立刻动作起来,冲在前面的战士都提着大斧头,身穿厚重的棉衣,快步冲到铁丝网前,吼叫着将铁丝网砍断,后续部队立刻冲了进去。
很短的时间内鬼子反应过来了,一群鬼子和伪军嚎叫着冲过来,力图把冲过来的对手压下去。
“砰!”不经意的一声枪响,领头的鬼子军官一头栽倒在地上。这些敌人只是愣了一下,便一边嚎叫一边疯狂的开枪,十几个越过深沟的战士被打死打伤,或者干脆掉入深沟。
“嗒嗒嗒……”负责掩护的机枪猛烈的开火了,敌人被击中后就象笨重的木头那样“仆仆”倒地。
黑暗中有军官在大声喊道:“冲!冲过去!”“火力压制!”“开炮掩护”……
爆炸的火光中,纷飞的子弹下,不断有战士倒下,但他们还是倚仗火力和人数优势顽强的接近了吊桥,炮兵推着步兵炮、战防炮,以“大炮上刺刀”的勇敢精神,近距离轰击敌人的阵地和火力点。
曲射的迫击炮火力更加猛烈,迫击炮把劈头盖脸的炮弹砸向敌人。为了追求效果和节约,目前只有120重迫的部分炮弹加装反抛环,成为空炸炮弹。这样做的结果是使炮弹的可靠性大为增加,即便在薄雪的地面,也能弹起一两米高,能有效触发延时引信。这次,杨天风也拔出了一定数量的炮弹。
由于空炸炮弹在凌空爆炸时的威力巨大,使得日伪军感到特别惊慌。猝不及防之下,大量的敌人被这种几乎没有死角的炮弹炸死炸伤。一些卧倒后的敌人,再没有爬起来的机会,他们的后脑、后背出现了被弹片击中的伤口。
在纷杂的战争上,不时响起不起眼的枪声。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