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2 / 3)

肉跳,万一犯了僭越就是杀头的大罪。

朱舜知道大明规矩多,一不小心就犯了忌讳,改口道:“叫做署令怎么样。”

曹文耀继续不温不火的说道:“署令是大明天坛和地坛常设的官职,依旧僭越。”

署长作为汉代的官职,不知道还情有可原,署令可是本朝的官职,这就说不过去了。

工厂主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朱舜,希望会首别再犯忌讳了。

署长、署令都不行,朱舜想了想,询问道:“署正怎么样。”

宋应升按住了准备继续不温不火的曹文耀,温和笑道:“署政确实可以,只不过这个政,要改成政令的政。”

工厂主们听到宋应升赞同了会首,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不想被不明不白的砍了脑袋。

敲定了三处六署的领导者称谓,朱舜说出了署政的人选:“由宋应星担任署政。”

工厂主们全部看向了坐在最前排的王徵,在众人心里这个教育署的署政,应当给这位为蒸汽时代做出了很多贡献的王老爷子。

毕竟,不管是梳棉机,还是第二代蒸汽机,背后都有王老爷子的影子。

王徵心里却没有半点的芥蒂,他可没有官瘾,拿着一百两的月俸,没事喝喝酒,骂骂人,小日子过的多自在。

猪油蒙了心才会没事找事的给自己要来一个署政,费心费力的去管理那帮子精力旺盛的小子。

宋应星自从得到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一直闷着头在京师大学堂的书楼,重新编撰《天工开物》的书稿。

要不是朱舜强拉硬拽,他才不会走出那座这辈子死也死在里面的书楼。

听到教育署署政的任命,宋应星苦笑了一声,看来好日子到头了。

工厂主们看到王徵老脸上的乐呵,就忍不住想骂娘,现在宋应星也是一副吃了大亏的表情,真是忍不住骂娘了。

先不说朱舜每年批给教育署的研究经费,就是以后谁家的子弟想要进入升学率更高的新式学堂,收钱都能收到手软。

咋的,还委屈你了不成。

宋应星担任了教育署的署政,张焘众望所归的成为了工业署的署政。

经济署,交通署,宣传署,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先搁置在一边。

毕竟工人票号,蒸汽机车,金属雕版还没发明,任命了也是空架子。

基建署的重任,经过投票最终落在了李州桥头上。

虽然李州桥太过年轻,只是一个少年,但是除了他以外,没人懂怎么利用水泥建造厂房,工厂主们又都想着尽快建造新式厂房,就争先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