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坊!
东林党官员听到皇上赐给徐积薪一座孝义坊,嘴里有些干涩,就算是像宋士慧那般诰封一个煤炭伯洗煤伯,还勉强能够接受。
一个表彰孝义的牌坊,却让东林党官员难以接受,心生嫉妒,就算是六部的侍郎们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这辈子也不见得能有一座。
这可是万世留名。
还是能够放在祖坟前的牌坊,不仅给后人看,还能给祖宗们看。
几乎等同一个文官最高的谥号文正了。
还有皇帝真是把徐积薪看做了子侄晚辈了,一心是在为他考虑,毕竟对于徐积薪来说一座孝义坊,比一个国公都重要。
东林党污蔑徐积薪的名声,徐积薪自己也觉得愧对爷爷,是他心里永远过不去的坎。
有了这座孝义坊就不一样了。
徐积薪舍己为国的行为,不仅是大孝,还是得到朝廷承认应当受到后世敬仰的千古一孝子。
有了这座牌坊矗立在爷爷坟前,那可是给他爷爷脸上长了一次天底下最大的脸,心里哪还会有什么坎。
朱舜和镇远侯等人也没想到皇上会诰封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他们闲聊时猜测的诰封,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农业伯宋士慧那般封个伯爷。
没想到皇上的这个诰封,这么的称心如意,也是徐积薪最迫切想到得到的东西了。
徐积薪得知皇上诰封了一个孝义坊,楞在了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还是朱舜踢了他一脚,徐积薪这才回过神来,立即跪倒在地,声音哽咽的说道:“叩谢皇恩。”
不过,崇祯显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递给皇后一个眼神,周皇后心领神会的问道:“徐卿家,可曾婚配。”
徐积薪平时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凡事都要争胜第一,面对大明天子也是丝毫不怯场。
面对周皇后的询问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回头看向了恩师,颇有孩子求助父母的意味。
这个时候也应当是由朱舜这个做长辈的站出来,周皇后是长辈,与她商量这件事的那个人也只能是徐积薪的长辈。
周皇后的那句话不是在问徐积薪,而是理所当然的在问他恩师朱舜。
朱舜走到銮驾前,恭敬道:“回禀皇后娘娘,徐积薪不曾婚配。”
周皇后点了点头说道:“本宫许久没见芸娘了,明日让芸娘去紫禁城陪本宫说说话。”
徐积薪的父亲还在守孝三年,母亲没有诰命在身做不了主,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在京城有地位的人出来帮徐积薪敲定这件事。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