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意他这个不识抬举的决定。
他也不在这里停留了,担心停留的时间久了侯爷再反悔,迈开步子就向外跑去。
朱舜没想到吴素这么的急切,等到他跑的没有影了,这才想起来没有问他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朱舜看向了不知所措的轿夫头子,笑了笑说道:“这孩子的父亲是个郎中,不知道他父亲叫什么名字。”
轿夫头子正在想着怎么让工业侯再次同意,想到这孩子的父亲是个郎中也算是个读书人,赶紧回答道:“吴有性。”
吴有性?
朱舜这下真是忍不住要笑出声了,吴有性这个姓名或许不怎么出名,他的另一个名字却是大名鼎鼎,也是温病历史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
吴又可。
吴素离开京师大学堂,一路狂奔赶往住在京城解元胡同的家里。
京师大学堂距离京城少说也有十几二十里路,一般人连续跑个五里路就累得气喘吁吁了,身子骨再弱一点的估计都能直接瘫坐在地上。
吴素长得五大三粗体力也出奇的好,跑到解元胡同只是大口喘气,并没有累得七荤八素倒在地上。
来到解元胡同,吴素面前就是一片土屋,土屋墙壁上爬满了干裂的裂纹从,很少能够见到砖瓦房,这里的情形和养济院胡同差不了多少。
解元胡同的名字听起来带着一股子富贵气,但这只是胡同百姓的一种奢望罢了。
天子脚下的老百姓,只敢奢望一个解元,进士都不敢奢望,可见这条胡同里的老百姓有多么穷苦。
吴素的家就住在其中一处土屋里。
回到家里,吴素的几个弟弟妹妹又在家里哭着喊饿,想要吃个面饼。
娘亲又在不停的数落父亲:“你说你,有这么好的医术不去赚银子养家。”
“天天在这摆弄你的瓶瓶罐罐,儿女都快被你给饿死了。”
吴又可没有理睬娘子的吵闹,站在院子的东南角,全神贯注的盯着一个小瓦罐。
瓦罐里有一点就像是发霉了一样的绿色东西,吴又可在观察这个东西的变化,手里拿着一张焦家家卖的雪花纸,不停的写些什么。
雪花纸也是吴又可让儿子去找工业侯的原因,自己的儿子有多聪明吴可心里最清楚,不到十岁就能把一整本本草纲目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是吴又可生平所见最聪明的孩子,没有之一。
吴素早在十岁以前就能考上一个秀才,但是当今的官场太过于黑暗了,每次都被人冒名顶替,还无处申冤。
吴又可便绝了让儿子走上仕途的心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