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4、织造(3 / 5)

渠、兵部的武器盔甲……不就可以伸手找户部尚书要钱了吗?

……朝廷出技术的话,两股是不是少了点?……但空手套白狼,三七分的话感觉又有点过分?

宴太师站出来,肯定了太后为民谋利的善举,但又疑虑此举会不会过度抬举经商风气,影响农业发展。

这下楚楚不乐意了。

“爱卿说不可与民争利,哀家就将姑娘们辛苦专研纺织技术拿了出来,而今倒成了哀家的不是?

怎么就影响务农了?种桑采桑不是农事?养蚕不是农事?哀家不让百姓种田了?纺织、制衣、刺绣都是女子的活计,影响当爹的插秧还是误了当儿子的收高粱?”

楚楚义愤填膺。

宴正听得她声音里有了泪意,几乎能想到太后坐在帘子后委屈得快哭出来的模样,忙不迭的解释自己并无诘问之意。

但皇太后她不听,只继续怒声道:“哀家看,错的并非纺织厂,是提出此事的人是哀家……太师既然如此不满哀家处理政务,不如这个太后让你来当好了!”

宴正:……

默然片刻,宴太师乖觉的跪了下去。

“臣言语过失,太后恕罪。”

……太后您也眼看快四十的人了,怎么还像当初小姑娘样娇气呢,也忒不讲道理了!

罢了,太后说得也有道理,纺织厂都是招募女子做活,也不影响男子务农。

百姓家中能多份儿收入,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至多传达朝廷命令时,让各州重视务农,不得荒废农田好了。

楚楚“心不甘情不愿”,却也不好与宴太师撕破脸,语气闷闷的叫人起来,吩咐户部和工部协同,将州府纺织厂的事儿定个章程出来,三日内写成折子递到宫中。

文武百官心里还暗爽了把。

太后还真是个财迷呢,这把新式纺织技术让出来,气得仪容都顾不上了。

于是各州的纺织厂修建起来。

为了确保原材料充足,朝廷也鼓励百姓在不影响原本农事的原则下,多多种植桑树、养殖蚕虫。

有朝廷领头的纺织厂收购,百姓不担心东西卖不出去,自然也乐意响应此事。

建和十年,楚楚“听闻”百姓为养殖蚕虫,种植大量桑树,每年都会有大量桑葚产出、吃也吃不完。

她“冥思苦想”数日,在长乐宫与师父双修得腿都站不稳后,“熬夜”写出了桑基鱼塘的草案和桑葚酒的酿造法。

建和十一年,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