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3 / 4)

在内,折银大概三百万两,其中最大头是盐税及原本的罚没银,总共约一百五十万两。盐税不多,但每年罚没银很多,九千岁索性跟杨信定了一个笼统的数字,反正他是不能在这方面吃亏的。

实际上九千岁是占了些便宜的。

因为过去这些正课也就是田赋之类,根本就没有真正收足过,统统都有大量拖欠,而且会一直拖欠下去,万历的解决方式就是最后抹账拉倒,而九千岁就是按照账面上找杨信要钱粮,最终仅这些,九千岁每年就能增加上百万。

当然,所有全算上,九千岁最终还是吃亏。

因为原本江浙这些大小太监,每年在江浙给他以各种方式捞的并不只一百万。

南京守备太监可是肥差。

织造太监也是。

九千岁那里捞的又不是说只有合法的,盐商的利益输送,官员跑官的礼统统都算,这些大小太监通过种种灰色黑色的手段额外捞的银子,大部分还是到了他那里。

他对这些人那是真正有生杀予夺大权的。

现在这些没有了。

不过他不是受害最严重的,毕竟他有足够补偿,先杨信解京的不是银子而是米,而这就存在一个原本折银和京城米价之间的差价问题,后者是永远高于前者的。所以最终全盘考量他其实还是占便宜比吃亏多,实际上他和杨信之间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杨信还给他贷款,他手头紧张时候还是能从银行贷出款,反正他到期不还杨信就扣解京赋税。

他俩之间算不清。

真正最倒霉的是那些文武官员。

九千岁的损失有补偿,他们可没有。

尤其是那些地方官员,原本江浙两地为官可都是最重要的肥差,别说布政使之类,哪怕就是一个县官,在这一带做三年,也能带着大笔的银子离开。这两地就仿佛两块肥肉般等着那些官员,尤其是北方那些就指望到江浙做官捞钱,现在他们再也无法染指了。

也难怪都恨的牙根痒。

眼看着这片仿佛宝藏般的土地被杨信夺走了啊!

“陛下病情真的好转?”

杨信疑惑地说道。

“回大王,小的离京时候,陛下已经能够下床走动,说起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落水染了风寒,陛下自有天护神佑,这一点小病算得了什么。”

李实堆着笑容说道。

“真的?咱们都是老相识,我可是老实人,你可别骗我!”

杨信说道。

“大王说笑了,小的哪敢啊!”

李实笑着说道。

“一派胡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