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养照例打车,刘稚照例步行。
午餐两人都在单位解决,刘稚下班时间不定,这一周里,两人共进晚餐的次数几根指头就能数清。
只是,刘稚每次回来桌上都会摆着一碗汤。
前几天是排骨汤,这几天是羊肉汤。汤的味道都挺独特,跟刘稚尝过的不一样。
周五值完夜班的刘稚起床,推开门,正好瞧见孟养坐在厨房看书。家里的中药味儿很重,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药房。
刘稚走近了,发现孟养正在看人体穴位图。
“在熬药?”
孟养收起了书,仰视着她,“在熬药膳。”
揭开锅,汤汁正在翻滚,零碎的中药清晰可见。
“这几天我……”
“熬多的,顺便给你留了一碗。”孟养没等刘稚说完就打断了她,“味道怎么样?”
“味道很好。”刘稚帮她把砂锅盖盖上,“我头痛也好了很多。”
孟养听了嘴角微扬,脸上藏不住高兴和自豪。
刘稚微微抿唇。她知道孟养是特地熬给她喝的。
孟养对她很好,刘稚有时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孟养对她的这份感情。
“你这周休息吗?”孟养扬着笑容。
“休息。”刘稚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在脑海里筛了一遍,给出了这个答案。
“我想去个老伯家,能麻烦你当回司机吗?”孟养飞快地补了句,“打车不太方便,那边路窄巷子多,每次我都要走很远。”
“你周六什么班,夜……”孟养没说完就被刘稚打断了。
“可以。”刘稚直接答应了。
“你这会儿起来是准备上夜班的吗?”
“蹭晚饭。”
“好了好了好了,等我盛一下!”
……
孟养做的晚餐和刘稚做的晚餐堪比两个极端。
刘稚准备晚餐必定焖饭,孟养准备晚餐必定熬粥。刘稚是换着花样配菜,孟养是换着花样整小菜。
她们在餐桌上讨论了健康的晚餐吃法,两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说辞都十分科学。
翌日,刘稚在食堂就餐的时候还和同事讨论了这个问题,同事比较支持孟养的吃法,
急诊的繁忙不分白天黑夜。刘稚午餐没吃完,就被护士一个电话催了回去。
来就诊的是那晚嗤笑住院医生职称的老太太。
她家小孙孙打了快一星期的点滴,康复得很快。老太太不分昼夜地照顾孙子,身体垮了。前天出门买菜吹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反而更严重了。
刘稚问:“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