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这样的道理?
谢知微抬眼朝肖氏看去,很不喜她这般打量自己,笑了笑道,“多谢二婶!”
钱氏挤了进来,她喜笑颜开地给谢知微道喜,“真是想不到啊,一眨眼的功夫,咱们家大姑娘就被赐婚了,我以前还在想,这天底下有什么人配得上咱们家大姑娘,宸郡王年轻有为,文韬武略,生得又俊美,还真是好人选。”
“只可惜了,是庶出。大姑娘好歹是嫡长女呢,配个庶子,唉!”肖氏接话道。
钱氏的脸涨得通红,三房也是庶出,肖氏这是什么意思?
“二婶,这婚事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还请慎言。“说完,她便拉了袁氏的手,”母亲,赶了一天的路,我也累了,先回去吧!“
海氏因是新嫁娘,没有出来,谢知微回到了倚照院,让人把从桃花坞买回来的一些小东西,吃食,分了一点,让紫陌送过去,“就说是我和五少爷一起买来送给海表姑的。”
她梳洗一番出来,便看到袁氏在屋里等着,知道袁氏是问婚事的事,便主动将那晚的晚宴说了,“比起被遣嫁到娄国,这桩婚事已经是很好的了,母亲不必放在心上。”
袁氏有些心里过不去,她把谢知微当做亲生的女儿,便觉得全天下的男子没有哪一个是配得上谢知微的。
“宸郡王好虽好点,你二婶说得没错,偏偏他是庶出。”
谢知微想到那个常年在小佛堂里修行的容氏,前世,她都不曾见过容氏的面,只听说,襄王爷深爱着容氏,是强取豪夺才怀了萧恂,最后不得已进门,容氏心中有喜欢的人,对襄王爷从来不假辞色,但襄王爷对容氏矢志不渝。
袁氏是深受过婆婆不喜的苦,“你若是将来过了门,是要服侍嫡母的,容侧妃常年不出面,嫡母肯定不喜你,可如何是好!”
“母亲,那都是以后的事,如今还早着呢,祖父的意思,至少也要等我及笄之后,再过个两三年才会成婚,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也是,听说襄王妃是个脾气不好的,这样的人一般都短命,最好啊,等你嫁过去的时候,她都不在了才好。”
谢知微顿时愕然,她母亲一向善良,如今为了她,竟想把人咒死,她抚额道,“母亲,这些话,您可千万别在外头说,此时离成婚还早,您也别自己吓唬自己,宸郡王自己本来就有府邸,实在是合不来了,将来搬离襄王府也不是不行。”
袁氏一听这话,欢喜起来了,拍了一把大腿,“哎呀,是啊,说起来,宸郡王府离咱们家还挺近的,将来搬到宸郡王府,你上头没有长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