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
衣服轻贴后背,这叫身体中正;肩部肌肉向四面微微拉开,这叫含胸拔背;坠肘沉肩,用鼻子慢慢呼吸。
双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内,掌指相对。”
纪先生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开口教学,期间转头观察鸣人,发现做的一丝不苟,满意的点点头。
“姿势摆好之后就要动起来,劲灌脚底,想象自己的五根脚趾像鸡爪一样死死抠在地上,膝盖自然挺起,大腿紧绷,这是起劲。”
鸣人按照纪先生的指导,十根脚趾紧抠鞋底,这一抠自然就牵动了小腿的肌肉,身体做出一个微微挺起的动作。
“起到高点的时候,脚掌自然分开,膝盖一松,腰坐,臀送,这就是伏劲。
这样一起一伏之间,宛如骑在马背上纵马奔腾,身随马动,这才叫马步。”
纪先生娓娓道来,看到鸣人动作出现变形,手指轻轻一点说:
“要含胸拔背慢慢呼吸,心神要专注,身体的起伏要跟上呼吸的节奏,”
鸣人被点的部位如同触电般,浑身一个激灵,全身的动作吧嗒一下就到位了。
纪先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继续盯着鸣人扎马步。
鸣人初次扎马步,动作多有变形,而且经常顾着这个忘了那个。
所以每当鸣人动作出现问题时,纪先生总会用手指在鸣人某个部位轻轻一点,鸣人变形的动作瞬间就标准起来。
随着练习的时间增长,鸣人的马步动作也渐渐标准起来,纪先生看着鸣人已经入门,于是开始下一阶段的练习。
“我要教你的叫做两仪桩,两仪即阴、阳,谓之乾、坤,天、地,父、母。
是我当初的江湖师傅教我的,虽然简单,但却实用,其中还蕴含着一丝道家韵味。”
纪先生右手握开口拳,手心向上,曲前肘,置于胸口上方,右腮下处;左手同样握开口拳,手心向下,曲肘挎于胸前下方侧处。
摆出一个姿势示意鸣人照着做,同时口中说道:
“拳诀云:头顶青天,脚踏清泉,怀抱婴儿,两肘靠山。
这四句话可以概括成四个字:顶、踏、裹、撑,顶与踏是求正,裹与撑是求松、求稳。
站两仪桩的时候,心里要有托天盖地,内圆外方的感觉。”
鸣人学着纪先生的姿势,很快就摆出一个两仪桩的架子。
“不错,用劲和重心调整的很好,这是真正可以长气力的拳架子。”
纪先生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木棍,不时在鸣人身上点几下,帮助鸣人微调站姿。
鸣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