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铁血帝国> 划时代的战列舰——中华帝国北岳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划时代的战列舰——中华帝国北岳级(10 / 14)

水下鱼雷发shè管,一共6具,使用450毫米施瓦茨科普夫(黑头)鱼雷。鱼雷发shè管的位置是艏、艉中线上各1具,a炮塔和d炮塔下方左右各1具。实战经验证明,庞大而笨重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根本无法像小巧灵活的雷击舰那样迅速抢占有利阵势发shè鱼雷,因此在一战结束后,各国海军的主力舰上基本取消了这种“无聊”的装备。

防护

拿sāo级使用克虏伯公司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kruppcemented),全舰装甲重量约5800吨,占排水量%(“无畏”号占%)。全舰装甲防护最强的地方是舷侧中部的装甲带,装甲厚度为300毫米,提供机舱和锅炉舱的防护。其次是主炮塔正、侧面和舰桥的指挥塔,为280毫米。为减轻重量,舷侧装甲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削减,至舰艏为203毫米,至舰艉为127毫米,整体较“无畏”号装甲平均厚2英寸左右。主装甲带上方和前后为203毫米舷侧装甲,水线以下为双层舰壳。由于在海战中弹道形状的影响,战舰舷侧中弹的概率和危险xing要大于垂直方向,拿sāo级的甲板装甲厚度为50毫米,上敷设76~150毫米的但泽橡木和柚木甲板覆盖。

主炮炮塔和弹药库的防护一向是战舰装甲布置的关键。拿sāo级使用的11英寸主炮塔一共分为6层,炮塔侧面、正面和底座装甲厚度均为280毫米。炮塔底座构成280毫米的装甲防护圈,从第2层一直延伸到第4层,并与中部舷侧装甲带齐平,这里是炮塔的弹药库,防护最为严密。装甲防护圈再向下方延伸的装甲厚度为178毫米,直到水密舱甲板。炮塔的顶部装甲厚度为90毫米。

全舰纵向一共划分为19个水密隔舱,其中主舰体划分为17个水密舱,舰尾2个水密舱。各水密隔舱之间使用电气控制的林奈式水密门,在有战损的时候可以通过zhongyāng控制系统将所有的水密隔舱门全部关闭。水密舱之间的隔板装甲厚度为200毫米,舱内配置水泵、消防系统、沙袋和其他损管设备。弹药库内有消除火药粉尘的喷淋设备和紧急注水系统。舰底有金氏通海阀,在面临被俘、起火等危急情况下,可向各舱室内注水将舰体坐沉。

动力

在动力方面,“无畏”号的出现确实令德国人措手不及,由于尚未积累足够的使用经验,以稳健著称的德国人对大型蒸汽轮机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拿sāo级仍旧采用老式的3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3轴3桨,设计输出功率为22000马力。拿sāo级第4艘“波森”号在丹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