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最终诊断> 508.毫无共同点的散发病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08.毫无共同点的散发病例(2 / 5)

呕血、黑便量与贫血程度不相符时,应警惕隐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呕鲜血与咖啡色液,均提示病情危重。

陈述1:首先应评估患者意识,气道、呼吸和循环。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初步诊断与鉴别后,结合gbs评分判断病情危险程度(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分层救治

综合临床表现可将患者危险程度分为5层,分别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和极低危,根据危险程度分级入相应区域诊治(见表2)。危险性出血应在急诊诊治。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adsbygoogle=dsbygoogle||).push({});

有晕厥、持续的呕血/便血、四肢末梢湿冷、心率>100次/min、收缩压<90mmhg或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hemoglobin,hb)<70g/l表现的患者,应立即收入急诊抢救室开始复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在急诊普通诊疗区进行治疗。gbs≤1提示极低风险出血,这类患者中仅有%需要输血或进行急诊干预,可在门诊进一步诊治。

陈述2:根据危险程度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层救治,危险性出血应在急诊诊治(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紧急处置

常规措施「omi」,即吸氧(oxygen)、监护(monitoring)和建立静脉通路(intravenous)。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意识障碍或休克的患者,可留置尿管记录尿量。严重出血患者应开放至少两条静脉通路(最少18g),必要时中心静脉置管。对意识障碍、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应注意气道保护,预防误吸。必要时给予氧疗或人工通气支持,并开始复苏治疗。

复苏治疗主要包括容量复苏、输血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既往应用胃管辅助评估出血情况,但目前证据不支持放置胃管有益。因此放置胃管应慎重,特别对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或配合度差的患者,避免操作加重出血或给患者带来不适。

陈述3: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紧急处置(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容量复苏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积极容量复苏,但复苏具体策略目前缺少循证依据。参考创伤大出血的复苏理念,出血未控制时采用限制性液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