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弹力图变化,从而实时评估凝血功能状态。对活动性出血者,若凝血酶原时间(或国际标准化比值)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正常倍时,应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如果使用ffp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仍低于g/l,推荐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9】。肝硬化活动性静脉曲张出血,若fib<1g/l,应输注ffp。
大量输血可导致输血并发症,如低钙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应经验性给予钙剂(如输注4单位血液制品后,补充1g氯化钙),并密切监测离子钙水平。大量输血过程还需注意可能出现的低体温、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陈述5:权衡输血风险和获益,采取最佳输血策略(证据水平:高,一致率:%)。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在失血性休克导致的严重持续低血压状态下使用。但目前缺乏高水平证据支持。
陈述6:在积极进行容量复苏后仍存在持续性低血压,为保证重要器官最低有效灌注,可选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证据水平:中,一致率:100%)。
初始药物治疗
对于不明原因的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虽然缺乏足够证据支持,但在急诊胃镜干预可能延迟的情况下,可采取「经验性联合用药」,争取最大可能性减少出血、严重并发症及死亡,为内镜或其他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多为非静脉曲张出血,因此,建议病因不明确时在内镜前应用ppi。此外,肝病史或肝硬化患者由于不能排除溃疡出血,也建议在内镜治疗前使用ppi。有肝硬化、慢性肝病史或门脉高压体征的患者静脉曲张出血可能性大,此类患者往往出血量大,早期病死率较高,在内镜未确诊前需给予包括血管收缩药物在内的药物治疗。
陈述7: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不明时,可静脉联合应用ppi和生长抑素治疗,病因明确后再行调整。(证据水平:低,一致率:%)。
生长抑素适用于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严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并发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出血性胃炎的治疗。因此,对于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不明时可联合应用ppi和生长抑素,病因明确后再行调整。
陈述8:高度怀疑为静脉曲张出血时,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证据水平:高,一致率:83%)。
因静脉曲张出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因此在高度怀疑静脉曲张出血时,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