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还攥着那本贴着“玻璃虽硬,人心需柔”封面的文化手册。晨光透过百叶窗斜切进来,在桌面上拉出一道道金线。他扫了一眼在座的几位骨干成员,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正偷偷打哈欠。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让人安静下来的劲儿。
“咱们文化这块算是打了个样。”他说,“但厂子要往前走,不能只靠内部暖洋洋的氛围。”
底下有人轻声笑:“刘哥这话听着像是要打仗了。”
“是啊,市场就是战场。”刘好仃点点头,翻开笔记本,露出最后一页上那个年轻员工写下的建议——“是否考虑线上渠道”。
他把这行字念了出来,又补充一句:“咱得走出去,不然别人就走进来了。”
会议室里的空气一下子紧了些。
生产主管老周皱眉:“现在订单不算少,为啥还要搞拓展?”
“不是订单少,是单子太单一。”刘好仃用笔尖点了点投影幕布上的图表,“我们现在客户集中在本地几个大建筑商,一旦他们调整采购策略,咱们就得跟着晃。”
财务小林也开口了:“市场推广需要预算,目前资金都压在原材料和生产线升级上了。”
刘好仃笑了笑:“我这不是来跟大家商量嘛。你们放心,这次拓展不抢资源,而是盘活现有资源。”
他打开PPT,上面列了几项数据:过去一年,深圳周边城市玻璃需求增长12%,而他们的市场份额只占到4.7%;另外,客户反馈中提到“定制化服务”的频次明显上升。
“我们先从调研开始。”他说,“三地跑一趟,东莞、惠州、中山,分头行动,回来再碰头。”
会议结束时,李娟凑过来问:“你真打算自己带队去?”
“不去现场,听汇报哪知道真假?”刘好仃把保温杯盖拧紧,“而且,有些东西,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差距。”
三天后,刘好仃一行人已经站在东莞某建材市场的过道里。
人流如织,各种型号的玻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蹲下来仔细看一家展位的样品标签,眉头越皱越深。
“这牌子没听说过。”他低声说。
“外文的,可能是进口货。”助理小陈掏出手机拍照。
“不是进口,是代理。”刘好仃指着标签一角的中文小字,“但问题在于,人家已经开始做品牌包装了。”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发现不少摊位都在展示“定制玻璃”、“节能玻璃”等字样,甚至还有VR体验区,让客户直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