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虽然预案里写了‘联系采购部’,但没有具体到人,也没有备用联系方式。”
“对。”王师傅点头,“我在模拟断供的时候,本来想打电话给老陈,结果他出差了,没人接替。”
“那咱们得在预案里加上‘人员替补名单’。”刘好仃记下,“每个岗位都要有AB角,确保有人不在也能正常运转。”
“还可以做个‘应急通讯录’。”小林提议,“打印出来贴在各车间显眼位置,方便查找。”
“这个主意好。”刘好仃点头,“另外,刚才演练中有人操作不熟练,说明培训还不够到位。”
“要不要搞个‘应急操作手册’?”李姐问,“图文并茂的那种,简单明了,员工拿起来就能照着做。”
“可以。”刘好仃应下,“回头让行政部印一批,每人一份。”
经过调整后的第二次演练明显顺畅许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默契了不少。
演练结束时,窗外已是黄昏,天边染上了淡淡的橘红色。
“怎么样?”刘好仃环视众人,“感觉比第一次强多了吧?”
“确实。”王师傅点头,“虽然还有些细节要优化,但至少不会一上来就懵。”
“这就是进步。”李姐笑着说,“以前哪敢想象咱们能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
“其实这也是一种安全感。”刘好仃望向窗外,“不是说危机不会来,而是来了咱们也不怕。”
小林合上笔记本,忽然冒出一句:“你说咱们要是把这些经历写成书,会不会卖得不错?”
“你这是想跳槽去写小说啊?”王师傅哈哈大笑。
“说不定还能拍成电视剧呢!”李姐打趣,“名字我都想好了,《玻璃厂危机管理实录》。”
笑声中,刘好仃轻轻舒了口气。
他知道,这套应急预案还不算完美,但至少,已经踏出了第一步。
夕阳的余晖洒进会议室,照亮了墙上的便签纸,其中一张写着:
“应急预案雏形已成。”
另一张则写着:
“危机不怕来,就怕没准备。”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生产部的消息:“下周试运行计划已提交,请查收。”
刘好仃看了眼消息,嘴角微扬。
“走吧。”他说,“去看看咱们的演练成果。”
众人起身收拾东西,脚步轻快地走出会议室。走廊尽头,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映在每个人的肩上,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而会议室墙上,一张张便签纸随风微微飘动,仿佛在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