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坐在会议室里,手里转着一支笔,目光落在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数据点。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桌面上拉出一道道光痕,像是一把把透明的小尺子,量着时间也量着成绩。
“销量不错。”阿梅翻着手中的报表,“但市场反馈有点两极分化。”
“怎么说?”小周问。
“一边是客户说产品很好用,隔音效果明显;另一边是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我们这个品牌。”阿梅顿了顿,“就像……你做的饭特别好吃,但没人来吃。”
刘好仃笑了笑:“那我们就得想办法让人知道我们这饭馆开着呢。”
气氛轻松了一下,但很快又沉了下来。毕竟这不是开餐馆,这是在拓展市场,而且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去“走出去”。
“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没有人喜欢我们的产品,”刘好仃敲了敲白板,“而是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了我们有这个产品。”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数据来源”那一栏后面画了个大圈。
“线上点击、社交媒体互动、销售转化率、复购意向……这些数据我们都收集到了,但问题来了——”
他转身看着大家,“你们谁能告诉我,哪个指标最重要?”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
“都挺重要吧。”小周迟疑地说。
“那就等于都不重要。”刘好仃笑着说,“我们要的是能代表市场认知度的核心指标,而不是一堆漂亮但混乱的数据。”
阿梅点点头:“确实,有时候数据越多,越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就是找出那几个关键数字。”刘好仃语气坚定,“它们要能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真的被看见了’。”
会议室里重新热闹起来,大家开始讨论哪些数据最能反映市场认知度。有人提到了广告曝光次数,有人建议看官网访问量,还有人提到电商平台上的搜索热度。
“这些都是线索。”刘好仃边听边记,“但我们需要一个‘主心骨’。”
“比如?”小周问。
“比如品牌搜索指数。”刘好仃写下这三个字,“如果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搜我们品牌的关键词,说明我们在消费者心里‘存在感’增强了。”
“还有社交媒体上的话题提及率。”阿梅补充,“虽然不一定都是好评,但至少说明有人在讨论我们。”
“对,这就是传播力。”刘好仃点头,“第三个指标我觉得可以定为新客户占比。”
“什么意思?”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