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明白。
“老客户回购说明产品好,但新客户多才说明品牌影响力在扩大。”刘好仃解释,“我们不能只靠回头客活着,得让更多人愿意尝第一口。”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阿梅忽然低头翻了翻手中的客户留言记录,皱眉道:“奇怪。”
“怎么了?”刘好仃问。
“有些客户留言里说‘第一次听说你们品牌’,但已经下单了。”她抬起头,“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宣传有效果,但还没深入人心。”刘好仃接过资料看了看,“他们是被内容吸引来的,但并不了解我们是谁。”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多潜在用户还没触达?”小周若有所思。
“没错。”刘好仃笑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追求数量爆炸,而是让那些还没听见我们声音的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
气氛渐渐变得专注而理性,像是从一场热闹的派对中抽身出来,坐下来认真谈正事。
“那这三个指标就先定下来。”阿梅总结,“品牌搜索指数、社交媒体话题提及率、新客户占比。”
“再加上一个辅助指标。”刘好仃补充,“客户推荐率。”
“这个有意思。”小周眼睛一亮,“如果客户愿意主动推荐,说明不只是满意,而是认可。”
“对。”刘好仃点头,“这种口碑才是最值钱的。”
会议继续进行,团队开始讨论如何采集和追踪这些核心指标。过程中,刘好仃不时插话,引导大家聚焦重点,避免陷入细节泥潭。
“记住,评估不是为了证明我们做得有多好,而是为了看清我们还有多少没做到。”他说,“别怕数据不好看,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儿不好。”
阿梅在一旁默默记下这句话,心想:这话说得真像鸡汤,可偏偏还特别有味道。
窗外的阳光慢慢西斜,照在白板上的光斑一点点向右挪动,像是时间也在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好了。”刘好仃放下笔,“今天的任务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小周问。
“下一步,我们要根据这些核心指标,制定更清晰的评估流程。”刘好仃看着两人,“你们觉得,谁最适合负责这项工作?”
“我来吧。”阿梅主动接下,“我可以每天整理一次数据变化,形成简报。”
“行。”刘好仃点头,“那你明天就开始做第一份报告,我们下周再开一次会,看看这些指标能不能真实反映出我们的市场表现。”
“明白。”阿梅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