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厂的会议室里,空调吹得人后颈发凉。小周缩了缩脖子,盯着投影幕布上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图,眼睛有点发酸。
“这波数据看起来……整体还行?”王姐翻着手里的报表,语气试探,“至少比以前稳定多了。”
阿梅没说话,只是把鼠标往刘好仃那边轻轻一推。她知道,老板要的是分析,不是安慰。
刘好仃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动作慢条斯理:“稳定是好事,但咱们的目标不是‘还行’,而是‘最优’。”
他顿了顿,指着屏幕上一条曲线说:“比如这条物流效率线,虽然在上升,但幅度不大。大家有没有注意,运输时间的中位数其实和优化前差不多。”
老李皱眉:“那是因为路线没变啊,流程规范了,自然就快了一点。”
“可问题来了。”刘好仃敲了敲桌面,“我们规范了流程,也提升了评分,但为什么效率提升不明显?是不是还有哪里卡着?”
会议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
小周挠了挠头:“会不会是仓库那边的问题?我听说有些物料入库的时候排队排得老长。”
“有可能。”阿梅点头,“但我们之前测过,仓储周转率是达标的。”
“那可能是调度机制。”刘好仃接过话,“我们现在是按订单优先级派车,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司机还是习惯性地挑近的送,远的拖着。”
王姐一听,立刻翻出记录本:“我记得上周有辆车,本来该先送去龙岗,结果绕去宝安接了个顺路单子,耽误了两个小时。”
“这就是症结之一。”刘好仃点点头,“调度系统没有实时反馈,司机自己做判断,效率自然打折扣。”
小周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开口:“如果我们能实时监控每条线路的运行情况,是不是就能更早发现问题?”
这句话像是点燃了导火索,众人纷纷开始讨论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缺乏一套完整的物流追踪机制。”阿梅说,“每次出车,只能靠司机打电话报位置,信息滞后不说,还容易出错。”
“能不能装个定位设备?”小周提议,“或者用现有的物流平台同步信息?”
“成本是个问题。”老李皱眉,“而且我们这种规模的小厂,不一定能对接上那些大平台。”
刘好仃笑了笑:“不一定要用最贵的,但一定要用最合适的。”
他转头看向阿梅:“你这两天整理一下目前所有运输路线的频次、距离和平均耗时,做成一张热力图。”
“明白。”阿梅快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