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玻璃窗上还留着昨天下雨时未干的水痕,阳光一照,像撒了一地碎银。刘好仃坐在角落,手里捏着半杯凉透的茶,眼神却落在阿梅电脑屏幕上那张刚刚开始成型的热力图上。
“这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跑得越多?”王姐凑过去问。
“对,但你看这里。”阿梅指着宝安方向一片偏红的区域,“这条线几乎每天都有车走,可平均耗时比其他路线高出将近15%。”
“难怪司机都喜欢绕这儿。”小周翻了翻之前收集的数据,“返程空载率最低的就是这一带。”
刘好仃点点头:“这就是隐形损耗。客户没投诉,流程也合规,但效率其实被悄悄拖慢了。”
他转头看向小周:“调度系统那边怎么样?”
小周立刻调出一张表格:“我联系了四家本地物流公司,他们用的都是轻量级平台,功能不算复杂,但基本能实现路线规划、实时反馈和评分记录。”
“有没有演示看看?”王姐问。
“有!”小周点开一个网页链接,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介绍。画面里是一个简洁的操作界面,司机点击“异常上报”按钮后,系统自动弹出语音播报提示。
“这个挺实用。”王姐眼睛一亮,“万一路上堵了或者临时改路线,也不用打电话报备,直接语音就行。”
阿梅在旁边记下:“可以考虑作为试点阶段的反馈渠道。”
刘好仃喝了口冷掉的茶,点头道:“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热力图分析、调度系统测试、司机反馈机制。下周前拿出初步方案。”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起身收拾东西。小周一边关电脑一边嘀咕:“就怕司机们不配合啊。”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合上,站起身来。
“人不是抗拒改变,而是怕变糟。”他说,“只要让他们看到好处,就会慢慢接受。”
阿梅回到工位,打开Excel表格,开始整理过去三个月的运输数据。仓库那边传来的文件格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手写的扫描件,有的是导出失败的乱码表单。她叹了口气,戴上耳机,开始一项项筛选。
“你这是在拼乐高吗?”小周路过,看着她满屏密密麻麻的数字。
“差不多吧。”阿梅苦笑,“有些数据连日期都没写清楚,只能靠车牌号和司机名字去猜哪条是哪趟。”
小周坐下来,顺手拿起她的鼠标:“我帮你写个函数,至少先把重复的剔除。”
“谢了。”阿梅松了口气,“等我把这些理顺,就能生成完整的热力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