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结构我觉得不错。”小王看着图,“既照顾到了新手,也让老员工有上升空间。”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要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位置,也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他们还加入了一些软性指标,比如“导师推荐”、“跨岗协作”、“创新建议”等,鼓励团队合作与主动思考。
“这样就不会只看技术,还会看态度。”小王感慨,“挺人性化的。”
“本来就应该人性化。”刘好仃翻着手里的笔记本,“我们不是在制造机器,是在培养人。”
小王沉默了一下,忽然说:“师傅,您有没有想过,这套机制以后可能不止用在培训上?”
“当然。”刘好仃笑了,“它应该是整个厂子人才管理的基础。”
“那……如果哪天您不在了呢?”
刘好仃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我还没打算退休呢!不过你说得对,机制要能延续下去。”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
“成长,不只是个人的事,更是组织的责任。”
傍晚,刘好仃一个人走出培训室。
车间里灯光依旧明亮,几名老员工正在调试设备,几个新员工也在帮忙整理工具。
他靠在墙边,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不少。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信息:
【积分系统初稿已完成,明天打印出来给大家过目】
他回复了个“好”字,抬头望向天花板。
那里挂着一面小小的镜子,是用来监控培训区域的摄像头外壳反光。
镜子里映出他的身影,站得笔直,眼神坚定。
远处传来一阵敲击声,像是有人在调整模具。
他低头看了看手表,六点四十。
风吹过走廊尽头,一股熟悉的油烟味飘了过来。
“食堂该炒鸡腿了。”他自言自语。
这时,老李从对面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保温杯。
“你怎么还没走?”他问。
“等你呢。”刘好仃笑着答。
老李哼了一声:“我又不是你徒弟。”
“可你刚才在会上提了个好问题。”刘好仃说,“下周要不要来当个讲师?”
老李脚步一顿,没回头,只丢下一句:“你要是不让我穿西装讲课,我就考虑一下。”
说完,快步走了。
刘好仃望着他的背影,嘴角慢慢扬起。
远处,一群新员工正说笑着走出车间,有人还在讨论今天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