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学。”刘好仃拿起一支笔,“我们先统一编号,再建立一个技术档案库。”
“技术档案库?”阿芳眼睛一亮,“你是说,把所有设备的信息都整理成标准格式?”
“对。”刘好仃点头,“这样以后不管引进什么技术,我们都能快速对接。”
“这得花不少时间。”
“是得花时间。”刘好仃笑了笑,“但我们不是在赶时间,是在打基础。”
小林在一旁翻着资料,忽然指着一页纸:“你们看这个。”
那是一份2017年的技术手册,封面写着“未使用”。
“这东西……”刘好仃拿起来翻了翻,眼神亮了,“这可能是我们能用上的。”
“可它为什么没用?”阿芳问。
“可能是因为当时没人会用。”刘好仃合上手册,“但现在,我们愿意学。”
几天后,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里,手里拿着一份技术引进方案。
“我们不是要一步到位。”他说,“我们是先试、再学、再改。”
阿芳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试点、学习、反馈。
“这不是一场革命。”刘好仃看着大家,“这是一次进化。”
老李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小林低头记着东西,嘴角有一丝笑意。
阿芳看着刘好仃,突然觉得这人有点像那种老式收音机——外表老旧,可一旦调对了频率,就能放出最清晰的声音。
“谁愿意先去整理设备参数?”刘好仃问。
几只手,缓缓举了起来。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白板上那几个字上:
“从旧设备里,找到新可能。”
刘好仃转身拿起笔,在下面加了一句:
“再从新技术里,找到我们的路。”
他放下笔,转身看着大家:“那就从今天开始。”
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技术引进,第一步。”
她抬头,看见刘好仃正站在窗前,手里拿着那本2017年的技术手册,像是捧着一块还没点亮的矿石。
他知道,这块矿石,现在,要开始打磨了。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