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阿芳翻了翻手上的笔记,忽然抬起头:“我觉得我们可以分等级服务客户。”
“什么意思?”刘好仃问。
“比如,合作三年以上的老客户,或者年采购量大的客户,我们可以安排专人对接,提供更快的服务响应。”她解释道,“这样也能节省资源。”
“这个思路很好。”刘好仃赞许地看着她,“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冷落那些潜力客户。”
“那可以设个过渡区。”阿芳补充,“比如按季度评估一次客户等级,动态调整。”
“嗯。”刘好仃沉吟片刻,“不过这个分级标准要透明,不然容易引起误会。”
“我来做个初版表格。”阿芳开始动笔。
“好。”刘好仃看向小林,“你也列个清单,看看哪些客户最近活跃度下降了,需要重点关注。”
会议继续进行,气氛比早上轻松了不少。大家开始围绕“如何让客户感受到被重视”展开了头脑风暴。
“我觉得可以搞个小礼物。”有人提议。
“比如什么?”小林好奇。
“比如定制的小日历,上面印着我们的联系方式和重要节日提醒。”那人笑着说,“客户办公桌上放着,说不定哪天就想起来找我们了。”
“这主意有意思。”刘好仃点头,“不过别太花哨,实用一点更好。”
“那送保温杯吧!”另一个人插话,“冬天喝水方便,还能当广告牌。”
大家都笑了。
“其实,重点还是沟通。”阿芳认真地说,“客户不一定非要礼物,但他们希望我们能记得他们的习惯,比如喜欢哪种包装、交货时间偏好。”
“说得对。”刘好仃总结,“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客户档案系统,第二步是优化沟通流程,第三步才是增值服务。”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分工?”小林问。
“分。”刘好仃果断,“阿芳你负责制定客户分级和服务标准,小林你负责搭建初步的客户信息追踪系统,其他人配合收集资料。”
“明白!”
散会后,刘好仃留在会议室里,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地上画出几条细长的光带。
他拿起手机,看到阿芳刚刚发来的消息:
【今天整理完华东客户的数据,有几个名字让我想起以前的事。】
他笑了笑,回复了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多留意这几个客户,说不定能找回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