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客户反馈汇总表。纸张边角有些卷了,是他昨晚在办公室加班时随手折的,现在看起来像是被谁不小心踩过一脚。
他推开门,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阿芳正拿着笔在笔记本上画圈,小林则把电脑支在腿上,一边打字一边喝一口冰可乐。
“来啦刘哥。”小林抬头,“我们刚在聊那个‘心跳系统’的事。”
“心跳?”刘好仃一愣,“什么心跳?”
“就是……”小林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咱们应该有个机制,能随时知道客户有没有新需求、有没有不满、有没有想换供应商——就像人的心跳一样,能反映状态。”
阿芳忍不住笑:“你这说法倒是挺形象的。”
刘好仃没说话,走到白板前,把那张纸贴上去,然后用马克笔圈出几个关键词:“交付、沟通、服务”,最后停在“感知不到我们的存在”。
“你们看,客户不是不认可我们的效率,也不是对价格有意见。”他转身看着大家,“但他们说,发货快了之后,反而没人跟进,订单下去就像进了黑洞。”
阿芳点头:“昨天有个客户还问我,是不是换了人负责他们的单子?”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刘好仃敲了敲白板,“我们要让客户感觉到,我们在听他们说话,也在为他们做事。”
小林放下可乐罐:“那具体怎么体现呢?”
“先从最简单的做起。”刘好仃拿起一支红色笔,“比如,每次下单后,自动发一条确认信息;发货前再通知一次;送到之后,再回访一下。”
“听起来像快递公司的流程。”阿芳说。
“没错。”刘好仃笑了,“但我们是玻璃厂,不是快递公司。所以得加点温度。”
“温度?”小林挑眉。
“比如,客户连续三个月没下订单,我们就主动联系,问问最近怎么样,需不需要样品支持。”刘好仃说着,又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词:专属对接、定期回访、需求提醒。
“其实……”小林忽然开口,“我们可以做个小程序,记录客户的下单频率和偏好,一旦发现异常波动,就触发提醒。”
“这个想法不错。”刘好仃点点头,“但别太复杂,咱们现在资源有限。”
“那我可以先做个Excel模板。”小林说,“把每个客户的基本信息、历史订单、联系人变化都整理进去。”
“行。”刘好仃应了声,“那你先把这套数据模型做出来,等后面有条件了,再考虑数字化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