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洒在桌面,把几杯凉透的茶映得发亮。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捏着一支笔,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团队成员。昨天的评估会议结束后,他站在白板前,看着自己写下的“风险防控 = 企业生存力”那句话,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生存下来,是为了活得更好。
“咱们的机制已经初步跑通了。”他开口,语气平和,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接下来,得让世界知道我们是谁。”
阿芳正在整理上次会议的资料,闻言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你是说……品牌推广?”
“不只是推广。”刘好仃笑了笑,“是传播,是让别人真正记住我们,而不是只在合同上看到名字。”
小张翻着手中的笔记本,皱眉:“但我们之前的品牌传播,基本就是展会和广告,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问题不是没出,是我们没被看见。”刘好仃敲了敲桌子,“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品牌存在感太弱了。别人一提玻璃制品,想到的都是德国、日本的牌子。我们呢?我们得让他们知道,中国制造,不只是便宜,而是可靠、专业、有温度。”
阿芳若有所思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字:品牌 = 认知 + 信任。她记得刘好仃说过,做企业,不是卖产品,是在建立关系。
“那我们从哪儿开始?”她问。
“从我们自己开始。”刘好仃说,“先看看我们现在的传播渠道,哪些能用,哪些需要升级。别急着想怎么打广告,先想怎么让人记住。”
小张点头,但又有些迟疑:“可我们对国际传播了解有限,像什么社交媒体、内容营销这些,我们都没怎么接触过。”
“那就去学。”刘好仃语气坚定,“我小时候在厂里当学徒,什么都不会。师傅说,‘不会就问,问了就做’。现在也一样,不会没关系,做起来才知道哪里卡壳。”
阿芳笑了笑:“你这话说得,像鸡汤。”
“鸡汤也是营养。”刘好仃也笑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喝。”
气氛轻松了些,大家开始围绕“品牌传播”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有人提到展会的局限性,有人说广告成本太高,还有人提出,能不能通过客户案例讲品牌故事。
“讲故事。”刘好仃重复了一遍,“这词好。”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品牌 = 认知 + 信任 + 情感共鸣。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别人看到我们,而是让他们愿意记住我们。”他说,“品牌不是LOGO,不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