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语,是别人一想到某个场景,就会想到我们。”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像是被这句话轻轻触动了一下。
“那我们得先知道,别人是怎么记住一个品牌的。”阿芳说。
“对。”刘好仃点头,“小张,你去收集几个国际品牌在不同市场的传播案例,尤其是那些从小做到大的品牌,他们是怎么让别人记住的。阿芳,你整理一下我们现有的传播资源,看看哪些能升级,哪些要换。”
“明白。”两人齐声回应。
刘好仃坐回座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但味道还在。他看着窗外,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明亮的光斑。
“其实,品牌传播和风险防控很像。”他突然开口,“都是看不见的战线,但影响深远。”
“怎么说?”小张问。
“风险防控是防住看不见的风暴,品牌传播是种下看不见的种子。”刘好仃顿了顿,“风吹过,种子发芽,才能长成树。”
阿芳低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这句话,旁边画了一棵小树苗。
“那我们怎么开始?”她问。
“先从认知开始。”刘好仃说,“我们得知道,别人是怎么看我们的,他们缺什么,我们能给什么。”
“认知断层。”阿芳轻声重复。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我们。”
小张翻着手机,突然指着一条新闻:“有个品牌,靠TikTok一夜爆红,连我们厂里的年轻人都知道。”
“那就去研究。”刘好仃说,“别怕新东西,怕的是我们不学。”
阿芳看着他,忽然觉得刘好仃像是变了一个人,又好像一直没变——他始终在往前走,带着大家,一点一点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那我们成立个专项小组吧。”她提议。
刘好仃沉吟了一下,点头:“可以。我来当组长。”
“你亲自?”小张有些惊讶。
“风险防控我亲自带,品牌传播也一样。”刘好仃笑着说,“这不是小事,是新挑战。”
阿芳在白板上写下:品牌传播 = 认知渗透 + 情感共鸣,然后转头看向刘好仃:“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先做三件事。”刘好仃竖起三根手指,“第一,分析现状;第二,对标学习;第三,制定初步策略。”
“听起来像三步走。”小张笑着接话。
“对,三步走。”刘好仃站起身,拍了拍手,“走起来才知道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