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打印机里刚吐出来的那份《品牌宣传全面加强》计划书拿在手里晃了晃,墨还没干透,蹭脏了他的大拇指。他没擦,反而笑着对小张说:“这印得越糊,说明咱们越急着往前跑。”
小张正低头看手机,头也不抬:“刘哥,迪拜那边有个客户回邮件了,说他们办公室新换的玻璃,同事都在传是‘会呼吸的建材’。”
阿芳从茶水间探出半个身子:“啥叫会呼吸?咱又不是卖空气净化器的。”
“人家意思是透亮得跟空气似的!”小张终于抬头,眼睛亮得像刚充完电,“而且他们行政主管还问,能不能来咱们厂参观?带摄影师那种。”
刘好仃一听,立马把计划书折成纸飞机,“嗖”地扔进废纸篓,正中靶心。
“行啊,说明咱们的光,不光照到沙漠,还被人当镜子用了。”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有人翻数据,有人打电话联系翻译,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老李都掏出计算器按得噼啪响,好像数字也能跳舞。
但热闹归热闹,刘好仃知道,该冷静的时候不能跟着起哄。
“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他拍拍桌子,“是时候看看咱们这束光,到底有多亮。”
大家安静下来,等着他说重点。
“咱们得做个评估,”他拉开椅子坐下,像上课前的老教师,“不是那种随便问问‘你觉得我们品牌怎么样’的问卷,是要真刀真枪看数据——搜索量、询盘数、社媒互动率,还有,最关键的是,人家愿不愿意为‘我们是谁’多掏一分钱。”
小张立刻举手:“那要不要请个专业机构来做?听说有个叫‘全球品牌雷达’的系统,能测品牌情绪值。”
阿芳皱眉:“贵不贵?上次咱们拍视频差点超预算。”
刘好仃笑:“不贵,咱们自己也能做。你们忘了上回那个德国客户摸玻璃问SPA的事儿?说明他已经记住我们了。这种记忆,比广告值钱。”
于是,团队分头行动。小张负责线上数据追踪,阿芳盯客户反馈,老李则默默整理过去三个月的订单变化曲线,连退货率都标了颜色——绿色是正常,黄色是波动,红色是警报。
几天后,会议室又成了战场。
“我觉得不能光看总量!”小张指着屏幕,“得拆开看地区!比如阿布扎比那边突然冒出来一堆搜索,明显是那次活动视频火了,但这算不算品牌价值提升?”
阿芳摇头:“不算。得看有没有持续咨询、有没有复访。不然就是一阵风。”
老李插话:“我这边发现个小细节——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