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先别把自己当中国人。”刘好仃笑,“也别把他们当外国人。咱们都是干活的人,只是习惯不一样。比如有人觉得加班=敬业,有人觉得加班=管理混乱——你说谁对?”
小张举手:“都不错,但容易打起来。”
“这就对了。”刘好仃拍拍桌子,“文化融合不是让你变成别人,是让你懂别人为啥这么想。懂了,才能一块儿往前走。”
阿芳若有所思:“那是不是得先了解他们?比如哪个国家的人最讨厌被催进度?哪个地方开会必须带零食?”
“Exactly!”刘好仃竖起大拇指,“先收集资料,再慢慢聊。不急着改谁,先学会听懂。”
老李挠头:“听着像谈恋爱初期,互相试探。”
“比谈恋爱简单。”刘好仃一本正经,“恋爱怕踩雷,咱这是为了赚钱,目标明确,心态放平。”
大家笑起来,连空气都轻松了。
接下来半小时,七嘴八舌开始冒泡:
“我觉得可以从合作最多的三个国家入手!”
“要不要做个问卷?问问他们对我们有啥误解?”
“能不能请个外援来讲课?比如外派过的同事?”
“或者搞个‘文化盲盒日’,每天分享一个冷知识?”
刘好仃一边记一边点头,最后总结:“行,咱们先干三件事:第一,分头找资料,重点是工作习惯、沟通风格、节日禁忌;第二,下周组织一次内部分享会,每人讲一个印象最深的跨文化故事;第三,建个共享文档,名字就叫‘别踩雷指南’。”
任务一分配下去,连最怕写材料的小张都没抱怨,反而掏出手机就开始搜:“我先查查德国人是不是真的一周只洗一次澡?”
“别信网上瞎传的!”阿芳抢白,“上次我表姐从意大利回来,说那边人中午必须午睡两小时,不然下午没精神吵架——你看我们厂谁敢午睡?”
老李叹气:“所以融合这事,听着轻飘飘,其实挺重的。”
刘好仃看着他们争辩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群人不是在完成任务,是在准备迎接更大的世界。
散会时天完全黑了,走廊灯亮着,映得每个人影子都拉得老长。刘好仃走在最后,手里捏着那支新马克笔,笔帽还在指尖转圈。
小张回头看他:“刘哥,你说这事能成吗?”
“不一定马上成。”他停下脚步,把笔塞进裤兜,“但要是现在不做,以后肯定吃亏。”
阿芳边走边笑:“那你兜里那支笔,是不是准备写‘企业文化融合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