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163章 事成之后,许你五品官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事成之后,许你五品官位!(2 / 3)

到十末月,可实现两次收割,其后衔接冬小麦,次年五月收割。

这一套流程,理论上可做到一年三熟。

当然,这是理论结果。

实际上,一些农户考虑到农作效益,可能更倾向于让小麦有更多的肥力供给生长。

如此,就可能特意腾出一百天的时间,养一养土地的肥力,从而让小麦更好生长,希冀小麦丰收。

这一来,便是一年两熟,也即“稻麦两熟”。

两年可收割两次稻米,两次麦子。

从产量上讲,单一一株占城稻不如粳米,但奈何生长周期短。

种植粳米,两年可收割两次梗米,两次杂粮,亦或是一次梗米、一次小麦、一次大豆。

种植占城稻,两年可收割两次稻米,两次麦子。

一亩粳米和占城稻的产量可能相差百十斤,但小麦和杂粮的产量可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两次小麦的收成,足以弥补起稻米产量的差距。

从长时间的农作产量上讲,绝对是占城稻占优。

更何况,占城稻还耐旱、耐涝,耐瘠,不受季节影响!

所谓“旱不求水,潦不废耕”,说的就是占城稻。

不怕旱,不怕水,还不挑土地,自是无可置疑的赈灾救命稻。

当然,缺点也是一目了然。

不好吃!

这可不是小缺点。

事实上,这个缺点非常影响占城稻的传播。

不好吃,意味着不为社会所认可,市场卖不出价钱。

一石粳米,五百到七百文。

一石占城稻,一百到一百五十文。

差了三倍以上!

占城稻,根本卖不出价钱。

此外,种植粳米时附带的豆子,也比小麦更贵。

收成好,并不意味着能卖高价。

这些差距,足以让豪绅、农户选择种植粳米。

江昭摆摆手,微叹一声。

占城稻优点不少,什么口感不好影响推广,都不是真正的缘由。

真的的缘由是政策问题!

先帝推广占城稻,几乎都是口头鼓励,鲜少有真正的政策奖励。

鼓励是鼓励,生活是生活。

如此,自是没什么人种植。

先帝推广占城稻不久,就驾崩而亡。

官家登基,甚至连口头鼓励都鲜少,政策支持更是闻所未闻。

从上到下不支持种植占城稻,此稻还能在淮南、两浙一带种植,已经是非常难得。

“治理江山社稷,不单得考虑权贵士人,也得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