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平民百姓。”
江昭拾起稻子,缓缓道:“炊之不沾,食之少味,都无关紧要。”
说着,他望向县令:“真正的平民百姓,追求的是果腹,而非食之有味。”
“这稻子,唯一的缺点是吃起来微微涩口。”
稻杆传过去,县令连忙双手捧住。
江昭缓缓问道:“贺县令颇为了解农物?”
自齐衰以来,他实在没什么事干,不时读一读书籍,或是教导儿子读书,偶尔下田了解百姓农作事宜。
贺真有意奉承,凡是涉及农作,几乎都是紧紧相随。
关键,他问的农作问题,贺县令能答上来九成,这就很难得。
“下官是耕读传家出身。”贺真心头一颤,意识到什么,连忙答道:“三十亩薄田,养活六口人,直到下官考上秀才,承了几位富商的资助,方才好转起来。”
江昭了然。
养活一个成年人,起码得五六亩田。
三十亩田养活六口人,即便可能有几个是小孩,估摸着也仅仅是有机会活命的程度。
这样的耕读之家,绝对是亲身劳作过相当一段时间。
怪不得!
“可知育苗之事?”江昭问道。
“取稻种,择穂大的种下,草木灰覆盖防虫害,几年往复,稻子就能高产。”贺真恭谨答道。
“试着育苗吧。”
江昭罕有的承诺道:“若你能去除占城稻的涩味,本官起码保你五品荣休。”
几乎是肉眼可见,贺真的脸红了起来。
“谨遵江公教诲!”贺真激动道。
对于绝大多数官员而言,五品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一旦穿上红袍,就可以算是在宦海登堂入室。
反之,就是纯粹的炮灰。
江昭点点头。
这占城稻,绝对是战略级别的东西。
既然是政策问题,那就有机会解决。
什么口感不好,那都是空话。
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果腹,偶尔能吃饱几顿饭,就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追求。
瞥了一眼稻杆,江昭从袖中掏出一块令牌,上刻“江”字。
“谢过江公。”贺真连忙道谢。
“安心育苗吧。”
育苗一事,起码得一二十代稻种更迭才能有些许成效。
一二十代,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左右。
他,江昭,熬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