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173章 先帝谥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先帝谥号!(2 / 3)

君王庙号、谥号并行,以庙号含金量最高,仅七人具有,余下君王仅有谥号。

汉灭唐生,本来也是延续汉朝的风格,结果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拼命给爷爷“增谥”,谥号长的吓人,就此被玩坏,渐渐成为了纯粹的偏褒义的东西,已经不足以概括君王的一生。

如此,庙号渐渐重要起来。

大周一朝,便是以庙号为主,钦定君王功过。

或许有朝一日,庙号、谥号都会被玩坏,年号取而代之。

“庙号、谥号的建议都呈上来了多少?”江昭问道。

近来,他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忙。

除了庙号、谥号的拟定,还得关注先帝皇陵的修建情况。

要是不出意外,日后还涉及新帝生父赵宗全封赏的拟定问题,以及未能继承皇位的四位宗室的封赏拟定,可能还涉及祭祀。

此外,新帝立皇后、太子,都得祭祀。

新帝登基,根基不稳,肯定要重开恩科,大概率也是他主持。

光是粗略一算,估摸着一年半载都是劳碌命。

新帝要是根基稳固,肯定施展宏图大志,“岁币”、“岁供”的问题,涉及外交,也是他的事情。

都知道小阁老威风,可小阁老的苦,又有知道呢?

天生的劳碌命啊!

如此,江昭自是希望腾出时间尽快解决问题。

否则就会越堆越多,越来越忙。

“庙号的建议都已经呈了上来,谥号呈上来不到一半。”礼部左侍郎胡宿答道。

古往今来,庙号也就几十种,选定起来并不难,且是礼部的礼官呈递建议,流程要简单不少。

谥号,涉及百官意见,即便重要性不如庙号,但却更繁琐一些。

“召集郎官以上的人,半个时辰后来一趟吧。”江昭吩咐道:“郎官们的建议且先呈上来。”

胡宿连忙点头,吩咐下去。

约莫一炷香,二十余份庙号的建议文书落到江昭手上。

庙号分祖、宗,先帝自是为“宗”。

历来庙号,祖一类:太、高、世、中、成。

宗一类,偏褒义:世、中、高、仁、孝、宣、肃、显。

宗一类,偏中性或有争议:穆、英、明、代、文、武。

宗一类,偏贬义:徽、钦、熹、哀、思、顺、质、和。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偏“小众”的庙号,出现频率较少。

手持文书,依褒贬之分,江昭观望起来。

“世宗。”

“显宗。”

“仁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