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庙号,绝对是一张让人垂涎欲滴的大饼。
世宗,必须得留着时刻诱惑赵策英。
“中、高?”
二十余位礼官相继点头。
中兴之主、光大基业。
这两个庙号,的确是得呈上去。
“世宗,有世系转移之意,且去掉吧。”江昭平和道。
一锤定音,并无异议。
“如此,便是显、宣、孝三选一。”礼部左侍郎胡宿抚须道。
“上一位庙号为【孝】的君主,实为西秦孝宗乞伏炽磐,开疆拓土,使得西秦达到鼎峰。
庙号为【宣】的君主,则是唐宣宗李忱,隐忍登基,巩固边疆。
庙号为【显】的君王,为北齐显祖高洋,曾创立基业。”礼部右侍郎吴奎补充道。
作为上乘庙号,孝、宣、显对应的君王都不算差,硬要分个高低,可能孝要高一点。
孝为百善之首,相比起文、武这样本身不具有褒义的词,孝字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儒学社会的道德支撑。
不过,也高的有限,差距微乎其微。
“治政显著,行事明断,偏显;承继基业,拨乱反正,偏孝;文治上佳,民生安定,偏宣。”
“宣字留下,如何?”礼部右侍郎吴奎问道,没有说具体的缘由。
点到为止,为何选宣,礼官们心里都有数。
行事明断,先帝恰好有些优柔寡断,自是与显字无关。
孝和宣,肯定是宣字更贴合官家的治政。
“可。”
“亦可。”
不乏认可的声音,偶尔一两位面露迟疑,倒也并未出声反对。
主位,江昭颔首:“如此,便是中、高、宣三字。”
“至于究竟是拟定哪一种庙号,还得朝议。”
言罢,江昭摆摆手,吩咐道:“且都下去吧。”
“国丧期间,礼制规章以严为主,记得严加司职。”
“诺。”
二十余人齐齐行礼,退了下去。
江昭平和点头,望向就要行礼退下的左右侍郎。
“先帝皇陵,修建于何地可有定下?”江昭问道。
历朝历代,皇帝陵寝都是非常受重视的要务,不少君王都是一登基就着手修建陵墓。
大周一朝,受儒学“事死如事生”的影响,往往是君王驾崩以后才开始着手修建帝王陵墓,且工期严格限制在七个月以内。
开宝九年(960年),太祖皇帝驾崩,永昌陵于十二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历时五个月。
至道三年(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