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听朱元璋提问,当即就回道:
“我最近翻阅史书,发现古人确实采取了多种办法,削弱地方豪强。”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迁徙。”
“不论是豪强还是宗族,他们的实力大多都来自于,对本乡本土的影响力。”
“将他们从祖地迁徙到别处定居,离开了熟悉的乡土,他们有十分力也发挥不出一分。”
“剥夺了他们对地方的影响力,就不足为惧了。”
“西汉中前期一直都在使用此法,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
“只是到了汉成帝时期,因为过于相信儒家,想要施行所谓的仁政,废除了很多削弱地方的政策。”
“最终导致地方势力做大,中央与地方权利失衡,迁徙之法无法执行而被废。”
“隋唐时期也经常通过迁徙之法,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直到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朝廷失去对地方的掌控,此法才被搁置。”
“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迁徙之法自然也就无从实施。”
“大明一统天下,也当采用此法以消弭地方势力对朝廷的掣肘。”
朱元璋觉得非常违和。
从汉朝讲到现在,串联历史同类型事件,这不是马钰常用的方法吗。
自家好大儿受他影响太深了啊。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天下没有新鲜事,很多事情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答案。
善于学习历史,是一个优秀的品质。
标儿能学会马钰读史的能力,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所以你也觉得,大明应该迁徙豪民吗?”
朱标颔首道:“是的,凤阳那边可以迁徙十万户过去。”
“洛阳作为天下中心,也可以迁徙十万户过去。”
“长安乃数朝古都,虽然现在面临荒漠化,可也能迁徙几万户过去。”
“北平作为前朝京畿,又是控制辽东的大手,也当迁徙十万户过去。”
“安阳作为大明京畿,也可以迁徙十万户过去。”
“等将来皇陵位置圈定,也可以迁徙豪强过去守陵。”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南方的宗族豪强势力,就能被削弱很大一部分。”
“再配合其他手段打压,当能平稳化解这个难题。”
朱元璋听的也不禁咋舌:咱才只想着往凤阳迁徙十万户,他就已经计划往这么多地方迁徙了。
按照他的计划,起码得从南方迁徙六十万户豪民。
这手腕比咱还狠啊。
再一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