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儒生天天赞颂好大儿仁厚,他就忍不住想笑。
好好好,仁厚是吧,将来有你们哭的时候。
朱标正说的起劲儿,忽然见老父亲发笑,还以为自己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停下来问道:
“爹您觉得我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大笑道:“没有,你的计划与咱不谋而合。”
“只是按照你的计划,起码得迁徙五六十万户人家,具体你准备怎么做?”
朱标不好意思的道:“暂时还没有想到那么多。”
“不过豪民家底雄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就更强。”
“只要朝廷的安排合理,迁徙的过程中折损会非常小。”
“反倒是迁徙普通百姓,代价会非常大。”
“之前表弟说要调和南北人口,我想了想,可以将其与打击地方豪强联系起来。”
“而且表弟还说过,唐朝以前为了削弱宗族势力,朝廷会将不同姓氏的人迁徙安置在一起。”
“一个村子往往有十几几十个不同姓氏的人家组成。”
“我们也可以采用此法,将宗族拆散,然后几十个不同姓氏混居组成一个村庄。”
朱元璋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太好了,就按照你的法子来。”
——
“哈哈……”
马皇后正在宫里教导常妃、徐妙云,忽然就听到朱元璋开心的笑声。
她不禁笑道:“陛下这是又遇到什么喜事了。”
常妃笑道:“最近朝廷确实喜事不断,下面的人都说陛下都变和蔼了呢。”
徐妙云也点头附和。
最近喜事确实多,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被消灭。
大明海疆环境顿时就变得和谐了起来。
再加上各个战线也是捷报频传,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大明国祚已然稳如泰山。
别说是朱元璋,所有既得利益者都非常的高兴。
正说话间,朱元璋走了过来。
众人起身见礼之后,两女就识趣的离开了,只留下夫妻二人。
马皇后笑道:“什么事情,看把你高兴的。”
朱元璋就将方才朱标的话大致讲了一遍:“你说,咱是不是应该高兴。”
马皇后也惊喜的道:“那确实值得高兴,不知不觉标儿就长大了。”
朱元璋感慨的道:“是啊,之前还觉得他是个小孩子,除了聪明点,天赋高一点,也就没别的了。”
“这一眨眼,他就对国家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治国也有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