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盖叫天、韩世昌、田际云、马三峰、齐花坦、张惠云等众多艺术名家,他们在戏曲舞台上绽放光彩,将高阳的戏曲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北方昆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细腻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深受观众喜爱。
1932年,在高阳、蠡县一带爆发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暴动,史称“高蠡暴动”。此次暴动建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河北红军游击队,成立了高蠡地方苏维埃政权。高蠡暴动为着名红色长篇小说《红旗谱》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成为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经典素材,也让高阳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二、必游景点
(一)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位于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是中国近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17年,李石曾在此创办了这所学校,旨在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新思想的人才,为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搭建了平台。学校旧址现存有教室、宿舍、礼堂等建筑,均为青砖灰瓦的传统风格,古朴典雅。走进这里,仿佛能听到百年前学子们“实业报国”的铿锵誓言,看到他们为寻求救国真理而努力学习的身影。旧址内还陈列着大量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通过这些展品,可以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如今,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二)高蠡运动烈士陵园
高蠡运动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32年高蠡暴动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位于高阳县西演镇北辛庄村南。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常青,纪念碑巍峨耸立,上面刻着“高蠡暴动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缅怀之情。陵园内还安葬着暴动中牺牲的烈士遗骨,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每逢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当地群众和学生都会来到这里,举行祭扫活动,向烈士敬献花篮,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高蠡运动烈士陵园不仅是纪念革命先烈的场所,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三)高阳纺织博物馆
高阳纺织博物馆是一座展示高阳纺织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位于高阳县纺织商贸城附近。高阳纺织始于明末,400多年传承不衰,“纺织之乡”的美誉闻名遐迩。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的纺织文物和史料,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