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明代彩塑保存完好,形象生动。九龙庙因供奉九龙神而得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庙会,周边百姓前来烧香祈福,热闹非凡。
(三)薛仁贵寒窑
位于河津市修村,是唐代名将薛仁贵早年居住的地方。寒窑为黄土高原典型的窑洞民居,依山而建,冬暖夏凉,现存窑洞三孔,内有薛仁贵及其妻柳迎春的塑像,以及相关历史故事的壁画。景区内还建有薛仁贵纪念馆,展示了薛仁贵的生平事迹和唐代军事文化。
(四)龙门景区
位于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岸边,是传说中“鲤鱼跃龙门”的地方。这里黄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对峙,景色壮观。现存的龙门大桥横跨黄河,连接晋陕两省,游客可在桥上俯瞰黄河峡谷,感受“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的磅礴气势。景区内还有禹门口水利枢纽工程,展现了现代水利技术的成就。
五、民俗风情
(一)河津转灯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灯彩艺术。转灯以木架为骨,外糊纱纸,绘有山水、人物等图案,内置转动装置,点燃蜡烛后,灯体旋转,图案随之变动,宛如走马灯。转灯相传源于唐代,最初用于道教祭祀,后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河津各地都会举办转灯展览,五颜六色的转灯照亮夜空,极具观赏性。
(二)河津锣鼓
河津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节奏铿锵,气势恢宏,分为“社火锣鼓”“盘鼓”等多种类型。表演时,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敲击锣鼓,配合舞蹈动作,场面壮观。河津锣鼓相传源于古代军事训练,后逐渐演变为民间庆祝活动的重要形式,如今已成为河津文化的重要符号。
(三)河津花馍
又称“面花”,是河津民间传统手工艺,常用于祭祀、婚嫁、寿诞等场合。花馍以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揉面、造型、蒸制、染色等多道工序制成,造型多样,有龙凤、花鸟、人物等,色彩鲜艳,寓意吉祥。河津花馍工艺精湛,2008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特色美食
(一)河津羊肉胡卜
河津传统名吃,已有100多年历史。胡卜是一种类似饼丝的面食,羊肉胡卜以煮熟的羊肉、羊骨汤为汤底,加入胡卜、粉丝、香菜等食材,撒上胡椒粉、辣椒粉,口感鲜香浓郁,暖胃驱寒,是河津人冬季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二)河津凉粉饸饹
河津特色小吃,以绿豆凉粉为原料,用饸饹床压制而成,搭配芝麻酱、辣椒油、蒜汁等调料,口感爽滑,酸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