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74章 每与魏反,则汉业可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每与魏反,则汉业可兴(4 / 6)

敌畏其强,不敢与战。

“故战事弥于无形,止于未发。

“遂无人知其强。

“丞相禀政以来,不知多少人劝他不要事必躬亲,不要事必躬亲。

“可若非丞相事必躬亲,谁又能知道,大汉是否还会有今日景象呢?

“伯约不理解丞相治理都江堰,为何要亲自视察,亲自设置规矩章程,郑重其事地发布教令,最后事无巨细到连几月几日开始清淤都要安排妥当。

“何也?

“自李冰修堰之后,五百余年,没有任何人比丞相更重视都江堰的治理。

“何也?

“道理都是一样的。

“因为只有丞相才明白,那座看似不起眼的都江堰,其实关乎整个蜀中的命脉,关乎整个大汉的未来。

“那座都江堰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川西平原就要绝收,还会因为洪灾出现大规模的瘟疫。

“粮食绝收,瘟疫肆虐,人口大规模死亡逃亡,一旦如此,则蜀中必乱,后勤必然不继,大汉的武备就彻底垮了,还能如何以小击大,以弱胜强?

“只要闹一次洪涝灾害,蜀中三五年都不能恢复耕植,因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口流失,十年二十年恐怕都不能恢复。

“五百余年来,只有丞相将它的重视上升到了国家命脉的角度,所以丞相不敢将此事假他人之手,不敢让此事出哪怕半点差池。

“丞相这份不被人理解的事无巨细与谨小慎微,不知在无形中消弭了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洪涝水灾,使大汉撑到了今日。

“但这种灾难终究没有发生,谁又能知道丞相的功劳呢?”

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丞相的事必躬亲都被人所诟病不解,但当天下的担子开始挑在他肩上后,他是能深刻体会的丞相的心情的。

这也是他想要换回黄权,想要建立学校,也是他之所以现在对姜维等人说这番话的原因了。

大汉需要有人为丞相分些挑子。

“至于朕躬亲琐事。

“当年先帝曾言,『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今亦如此。

“若将方今天下比作一树,则世族为盖,豪强为干,黎庶为本。

“曹魏治国,乃自上而下,本末倒悬,以世族为本,控扼天下豪强黎庶。

“然而,世族本如盖耳,若无豪强为之干,黎庶为之本,替其汲取水土养份,则必有亡日。

“是故,大汉治国,当反其道而为之。

“须得自下而上,坚持以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