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一件,不然就免谈。”
“三转一响”是这个时代结婚的最高标准了。
别说在这缺水少粮的岛上,就是在富裕的大陆城市,能凑齐的人家也是凤毛麟角。
刘翠娥的脸上又浮现出愁容:“之前你爹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还差得远呢。现在虽然有了这三百块钱,可要买那些东西,还是不够,而且还要票,咱们哪有那些工业券。”
她说着说着,又泄了气,刚刚因为巨款燃起的希望,在现实面前又变得忽明忽暗。
“那姑娘对大哥什么态度,对她家里人什么态度,娘,得让大哥去打听清楚。”
苏晴晴往灶膛里又添了一根柴,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了刘翠娥的耳朵里。
“要是这姑娘对她娘言听计从,什么都听她娘的,我看这门亲事就算了。不然以后咱们家的东西,都得让她搬回娘家去。都说娶妻娶贤,一个好的儿媳妇,能旺三代人呢。”
刘翠娥切肉的动作彻底停住了,她拿着菜刀,错愕地回头看着女儿,仿佛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你这丫头,说的什么浑话。人家姑娘孝顺爹娘,难道不是好事吗?”
在她朴素的观念里,孝顺可是顶顶好的品德,怎么到了女儿嘴里,倒成了个问题。
“孝顺当然是好事了。”
苏晴晴往灶膛里拨了拨火,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母亲,“就是……我听您说林家婶子那么厉害,我就有点担心。要是林巧姐什么都听她娘的,那以后嫁过来,万一她娘让她从咱们家拿东西补贴娘家,她会不会为难?会不会跟大哥闹?”
苏晴晴把柴火棍在灶膛里拨了拨,让火烧得更旺些。
“她娘今天要缝纫机,她会不会就来跟大哥磨,跟您要?她娘明天又看上了谁家的自行车,她是不是也要哭着闹着,逼大哥去想办法?咱们家是娶媳妇,不是请个祖宗回来,更不是娶个填不满的窟窿回来。”
这一番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剖开了刘翠娥之前从未想过的层面。
她脑子里嗡的一声,只觉得女儿说的那个画面,真实得可怕。
是啊,那个林巧的娘,可不就是那样的人!要是真娶了个耳根子软的儿媳妇进门,那以后家里这点东西,还不是任由亲家母予取予求?
刘翠娥的脸色变了又变,手里的菜刀“当”的一声落在砧板上。
她脸上的愁容,比刚才更深了,却不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人。
“我……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她喃喃自语,那股子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