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44章 我有个买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我有个买卖(1 / 3)

早在二期报纸发售前,张允修便告诫余象斗,若是这群徽商前来,千万不要给好脸色。

起初,余象斗还有些奇怪,徽商在京城虽算不上数一数二,可终究还是有头有脸,寻常官员,他们都能不给面子。

张允修如何有这般自信?

可《议改土归流》出来后,余象斗终是明白了。

自朝堂风波后,京城上下谁不想知道,能让朝堂诸公失态的文章,到底如何?

有了话题性,便有了流量。

一时间,报纸从三万销量,一路飙升至七万十万。

不单单是京城,北直隶南直隶的许多商人,都闻讯前来购买《万历新报》兜售。

京城一份报纸五文钱,卖到南直隶便可翻上几十倍。

如此便可见,《万历新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了。

自此后,原先还尚且高傲的商贾们,顿时闻风而动。

他们犹如苍蝇一般,朝着《万历新报》这块肥肉前赴后继。

但凡行商之人,都能够洞悉。

这《万历新报》背后蕴藏的商机。

若能够在上刊登所谓“广告”,就并非单纯的增加销量那么简单了。

京城内的巨贾们,缺的是那区区销量么?旗下的茶叶、丝绸、酒楼,一年的盈利甚至可能破万。

他们缺的是口碑和曝光度!

君不见,瑞锦丝行仅有四分其一之版面,通过三期报纸的推广,便已经深入人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商贾们对于民间风向可太敏感了。

这些日子里,寻常百姓口中讨论的,不是报纸上头的话本轶事。

便是说今后若是发达了,定要去瑞锦丝行买丝绸,为自己做一件衣裳。

那才是京城最好的丝绸行。

平民百姓,买不起丝绸?买不起才是最好的!

王公贵族们,要的就是这份名头和排场!

若是没人认得他们身上丝绸乃是瑞锦丝行,谁又能知道他们大富大贵呢?

其中的影响,岂是一些银钱可以衡量的?

口碑!声量!这才是长久之计!

如今,《万历新报》更是得到了朝廷认可,再无后顾之忧,更是为其镀上了一层金子。

商贾们能不着急么?

张允修走到堂上,看向了一脸谄媚的王世顺,又转头对余象斗说道。

“余坊主,跟你说了多少次,对待客人要有服务意识,王东家说得没错,出来做生意都是为了银子,意气用事不可取。”

余象斗欲言又止,他心中那个委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