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张居正,困守仁民医馆整整三十日,终于是盼来了归家之期。
然而,过程上来说,却是处处透露着难堪与无奈。
临近出院时,那主治医师罗显神色凝重地反复叮嘱:“师公,此番出院不过是阶段性调养生息,然病根还未曾拔除,今后师公不可再讳疾忌医,牢记时刻来仁民医馆随访。”
“医馆内,由李时珍医师操刀,正在研发根治痔疮的手术方案,还请师公随时做好上手术台的准备。”
“师尊还有交代.”
这些话,让张居正觉得,自己非是什么权倾朝野的当朝首辅,而是个受人管教的孩童!
这般“羞辱”倒也是罢了,张居正已然渐渐习惯。
更加令他难以释怀的是,出院竟还需要幼子张允修的点头应允!
堂堂内阁首辅,执掌天下权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不能回家,竟还要得到十四岁幼子的首肯!
唯有拿到幼子亲笔签署的出院同意书后,方才能踏出住院部的门槛。
简直是倒反天罡!
翻遍史书,张居正也没有见过这般离谱的事情。
面对这般“大逆不道”之举,张居正习惯了默默隐忍。
他想到,多年前严嵩、徐阶、高拱等人执掌朝政,自己是如何忍辱负重。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总不能将这逆子给砍了吧?
如今全家老小之未来,乃至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皆系于此少年一人身上,
好不容易出了医馆,张居正感慨命运弄人,终究是长叹一声,坦然接受,除此之外,又能如何?
待乘坐轿子回到张家府上,张居正没在家中寻到张允修和张简修两个臭小子,便只看到长子张敬修勤恳地处置家中大小事情。
最为喜爱的事情,便是从张允修那头拿来的,各类算术之题,时不时就拿出来埋头计算。
此情此景,看得张居正连连摇头,转头便离开府上,朝着紫禁城火急火燎地赶去。
倒不是皇帝召见。
万历皇帝如今日子可悠闲的很,没了管束之后,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散养的“野孩子”。
张居正没有精力管束皇帝,可唯有一个地方放心不下。
文渊阁。
“张元辅先生!”
门口的书吏一见到张居正,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
即便是对方没有穿着绯色官袍,头戴乌纱帽,可身上那股子熟悉的威严,还是让书吏一眼就认出来。
“恩。”
张居正轻轻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