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绍兴府夜遭受五十倭寇进犯,数十户百姓受劫掠.”
“九月二十三日,崇明县遭倭寇劫掠,乡民与其力战,金山卫副总兵沈有容,率领水寨一干官兵,星夜赶往支援”
“九月二十八日,又有倭寇侵扰嘉定等地”
文渊阁内,张居正将这倭寇侵扰的一桩桩一件件,念予张允修听来。
一时间,听得张允修眉目直跳,眼里头都快要喷出火来。
“这些畜生。”他咬着牙说道。“自嘉靖三十五年以来,大明海疆倭寇已然式微,大规模倭寇扰边早已平定,各地卫所防备齐全,为何偏偏到了如今,倭寇行动渐渐多了起来?
他们如何能跨过我海疆防线,进入到各地州县,其中秘辛三岁小孩都能够看明白!”
嘉靖三十五年开始,大明对抗倭寇的战争便不断取得胜利。
有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的抗击,到了隆庆时期倭寇已然不成气候,到了万历初年,倭寇虽说未曾全部肃清,可这势力早就大不如前。
何以倭寇突然又卷土重来,对大明海疆发出袭击?
张允修本以为,这江南士族们虽说唯利是图,可总归还有些道德底线,可现在看起来,他们为了反对新政,已然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张居正背着手,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在文渊阁里头踱步了几下,这才斟酌着对张允修说道。
“江南之祸患,根子上便是在新政,更是在江南织造局。”
他神色有些复杂。
“依照为父看起来,此法类于‘青苗法’,有些太过于激进了。
所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新法本已然是激进,若贸然再着力推行这‘青苗法’,为父恐怕失于本旨,使得朝堂动荡。”
张居正说话很是委婉,却也在提醒张允修,这“青苗法”推行的危险之处。
身为当朝宰辅,坐在大明权力的中枢,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张居正对于事物的看法,就不可能是固定的,而是要事事考虑这庞大帝国能否运行。
先前,张居正从幼子口中听到关于利用‘天工纺织机’的青苗法,可谓是惊为天人。
可今时不同往日,士绅商贾们的反击,实在是令张居正不得不忧虑。
对于大明朝来说,江南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是要损失一些江南百姓的利益。
从前,海瑞强力整治江南之时,他是这样做的,推行新政遇到阻力之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张允修看出了老爹的顾虑,这也是他今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