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181章 刺史之智,闻所未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刺史之智,闻所未闻(4 / 5)

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

“此法若推行,不出三年,歙州将变成人间仙境。下官代歙州四万余户百姓,拜谢刺史恩德!”

胡三公掸了掸衣服,郑重地施了一礼。

这是真正的利民之策,一旦推行,歙州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并非套话,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

此时此刻,胡三公也终于明白,刘靖为何要设立村办了,显然是为了推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做铺垫。

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推行落实,否则就只是空谈。

不对基层进行把控,根本就没法推行摊丁入亩,下头也只会阳奉阴违。

刘靖摆摆手,说道:“先别着急谢,本官入主歙州时日太短,且任何政策也非一蹴而就,需脚踏实地,稳步推进,首先要取得歙州百姓的信任。因而,我打算先取消三色杂税,只保留唐廷的两税法!”

上来就推行摊丁入亩,百姓根本不买你的账。

你他娘的谁啊?

况且,百姓大多愚昧,他们短时间内无法理解这些政策是好是坏,外加地主、商贾等人暗中煽风点火,故意误导,百姓反而会抵制摊丁入亩这些政策。

毕竟,他刘靖是外来户,百姓更愿意相信当地的小地主和商贾,他们才是自己人嘛。

胡三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抚须道:“歙州百姓苦苛捐杂税久矣,人人都如背负大山,被压的喘不过气,若刺史废除三色杂税,四万余户百姓定然感恩戴德,届时再推行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等仁政,百姓将会自发拥护,水到渠成,毫无阻碍。”

刘靖好整以暇道:“政策推行,需要基层官员和佐属执行。三公应当知晓,胥吏多狡诈,欺下媚上,且多出自当地富户之家,与商贾、地主关系盘根错节。”

“不错!”

胡三公点点头:“吏治一直是困扰朝廷的问题,即便有官员着手整顿,可也只能管上一时,过阵子胥吏又会恢复老样子。刺史有妙计解决吏治?”

说罢,他满脸期待的看向刘靖。

这个少年,给了他太多太多的惊喜,所以他心中愿意相信,对方有解决吏治之策。

刘靖摇摇头:“想彻底解决吏治,根本不可能,人皆有七情六欲,这是本性,荀子言人性本恶,因而要用制度来规范胥吏,使其不得肆意妄为!”

闻言,胡三公神色微变:“刺史崇尚法家?”

荀子,号称最不像儒者的儒者。

提出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提倡制度,因而学生之中,出现了韩非子、李斯这样的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