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181章 刺史之智,闻所未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刺史之智,闻所未闻(3 / 5)

摊丁入亩,则是对一条鞭法的补充。

可以理解为,是对上个版本打的一个补丁。

这其中涉及的核心,是对公平的重新定义。

问大伙一个问题,什么是公平?

在摊丁入亩之前,徭役是按人头算,不论贫富,只要是成年男丁,都需服徭役。

这是不是一种公平?

对富人来说,很公平,但对贫苦百姓来说,不公平。

富人有钱,且家中男丁也就那么几个,只需缴纳一些绢布,便能免于徭役,省下的时间继续用于赚钱。可贫苦百姓本来就穷,家中只有几亩薄田,活下去已经很艰难了,每年还需服二十日的徭役。

而这样的公平,自秦始,一直持续了数千年。

直到明朝,张居正站了出来,说这样不对,得换一个公平。

于是,有了一条鞭法。

所谓摊丁入亩,是将人头与田产挂钩,田多者多服役,田少者少服役,无田无产者不服役。

富人田产多,就必须承担大部分徭役,从而多交钱,官府拿这笔钱,再雇佣百姓去服役。

如此一来,徭役有人服了,官府的事办成了,服徭役的穷苦百姓也有钱拿,能够补贴家用,一举三得。

这就变成了,对富人不公平,但对穷苦百姓公平,相当于劫富济贫。

两者都公平,主要看你如何定义。

任何一个当权者,只要不是傻子,都会选择后者。

一旦实行,穷苦百姓的压力将会骤减,肩上的担子轻了,也就能养活更多的孩子,人口暴增,生产力提高,形成人口红利。

而火耗归公,则是又一个补丁,针对基层官员和胥吏,防止他们对百姓上下其手,同样也是为了保证百姓的权益。

然而,正常情况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推行很困难,因为这得罪了权贵、富人以及基层胥吏的利益。

但,刘靖现在推行,却非常简单。

首先歙州已经被陶雅血腥屠杀一波,世家大族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些小地主和商贾,翻不起风浪,即便有心抵抗,可在刘靖的大军面前,也不敢表露。

这年头,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至于官员,本就是杨吴提拔任命,如今死的死,关的关,刘靖打算亲自任命一批。

而胥吏,则会裁减一批,重新招募一批。

这些新官员和胥吏,与在丹徒镇时一样,打算启用寒门。

既是寒门,又是刘靖亲手提拔,自然是和刘靖紧密站在一起,推行起这三项政策来,也将尽心尽责,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