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公苦笑一声:“是下官着相了,还请刺史恕罪。”
说到底,他还是缺少主政经验。
之前在唐廷,虽是天子近臣,却是文散官,相当于皇帝的顾问,没有主掌部堂的经验。
凡是有过长期主政经验的官员,都不会拿儒家法家来说事。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不管是管理下属,还是治理百姓,靠的从来都是法家那一套。
“无妨。”
刘靖摆摆手。
胡三公将话题拉回来,问道:“刺史可有整治胥吏之策?”
刘靖正色道:“本官打算启用寒门,经考核之后,胥吏有三个月的实习期。”
“何为实习期?”
这个新鲜词汇,让胡三公微微一愣。
刘靖解释道:“意为于实践中学习,这期间他们并非正式胥吏,若表现不过关,便会被辞退。”
古时没有实习这个词汇,不过却已有实践了,虽然有好几个意思,不过结合上下文,还是能够理解。
“原来如此,下官受教了!”
胡三公面露恍然之色。
刘靖继续说道:“即便渡过实习期,仍有考核,每三月一次,连续三月垫底,同样会被辞退。考核内容,主要是办事勤勉与否,是否欺压百姓等等。”
末位淘汰制。
胡三公沉默片刻,显然是在消化他的这番话。
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此举虽能鞭策胥吏,使其不敢肆意欺压百姓,可也过于严苛了,恐会引发胥吏不满。”
“所以,必须要给些甜头!”刘靖微微一笑,好整以暇道:“本官打算提高胥吏俸禄,在原有俸禄上提升三成,并给予连续一年考核前三甲的胥吏,一次锁厅试的机会。”
锁厅试?
又一个新鲜词汇。
见胡三公一脸茫然,刘靖这才想起来,锁厅试似乎源自宋时,这会儿还没有,于是只得解释道:“凡在厅应举,谓之锁厅试。”
这就相当于给胥吏一个做官的机会。
这个诱惑,可就太大了。
胥吏虽也是公职,却地位低下,且无官身。
哪怕你在三省六部中当差,也只是个胥吏。
其实唐朝胥吏还算好,宋朝的胥吏才是真的惨,入了胥吏,子子孙孙便都是吏籍,不得种田、不得经商,不得做工,更不得参加科举。
赵二在位时,曾有一名胥吏参加科举,并位列一甲第五名,进士及第。
结果赵二在翻阅参考户籍时,发现此人是胥吏,直接下令剥夺了对方的进士身份,还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