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觉得这种辈分传承对您有影响吗?”记者追问,“比如会不会觉得被‘长辈’的身份束缚?”
“肯定有。”苏寒笑了笑,“小时候总被族老们拎着耳朵教规矩,说‘你是长辈,要给晚辈做榜样’。现在想来,那些束缚其实是保护——让我不管走多远,都记得自己是谁,从哪来。”
采访有条不紊地进行,记者们的问题从训练日常问到苏家习武传统,苏寒始终应对得体,既守住了部队机密,又没让人觉得敷衍。
直到某娱乐媒体的记者突然发问:“苏少校,网上有很多您的‘颜粉’,说您穿军装的样子是‘行走的制服诱惑’。下午送功仪式您会穿少校军装吗?粉丝们都很期待!”
这话一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
其他记者纷纷皱眉——这种问题放在严肃的军功采访里,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苏寒却没生气,反而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军装是军人的皮肤,不是用来‘诱惑’的。”
他看向镜头,一本正经地补充:“下午我肯定要穿军装,这是对部队授予我战功,是对军功章上的军徽基本的尊重。但我觉得,大家应该多关注军功章,关注军旗,而不是我——毕竟论颜值,我们部队比我帅的多了去了。”
这幽默的回应化解了尴尬,花厅里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直播弹幕更是乐开了花:
“哈哈哈‘军装是皮肤’这个比喻绝了!”
“求生欲很强啊!还不忘夸战友帅”
“突然好奇他的战友的颜值了,能被苏少校夸帅,肯定不一般”
“重点是他说‘关注军功章’!格局又回来了!”
最后一个问题来自某军事论坛的记者,语气诚恳:“苏少校,很多年轻网友因为您开始关注军队,甚至想报名参军。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苏寒沉默片刻,身体微微前倾,对着镜头认真道:“想清楚三个问题再做决定——能不能忍受每天六点起床叠被子?能不能接受训练到吐还得爬起来?能不能在家人需要时,因为‘职责所在’而转身离开?”
“如果答案都是‘能’,那欢迎来部队。”他眼神明亮,“这里很苦,但值得。”
采访结束时,日头已过正午。
记者们收拾设备时,仍在小声讨论着刚才的对话。
“这采访素材够劲爆的,尤其是辈分那段,肯定能上热搜。”
“我更在意他说的‘没能回来的战友’,准备做个深度报道,讲讲和平年代的军人牺牲。”
“小不点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