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125章 傲慢大罪:维克多雨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傲慢大罪:维克多雨果(4 / 5)

831年他写出《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他也算是在巩固自己地位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直至1841年,雨果正式入选法兰西文学院的院士,到这一步为止,那么至少在明面上,很难再在法国找到一位比他更加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一大批年轻人自觉地围绕在雨果左右,而且还有大把的人挤破头都想要挤进雨果的小圈子,但其实严格来说,跟雨果交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位傲慢大罪相当看重自己的威严,他圈子里面的所有人都得遵守他订立的规矩。

这些规矩包括但不限于:1.每次朗读完雨果作品都要鼓掌。

2.背叛雨果是要付出代价的,雨果的追随者们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利索。

3.雨果朗诵完后全场一片寂静,接着,大家仰望天空,拉着雨果的手高呼“大教堂!”“穹窿!”“埃及金字塔!”以此表达对天才的赞美。

除却这些规矩以外,假如你是雨果的追随者的话,那么有那么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你每周都得陪雨果爬一次巴黎圣母院,并在巴黎圣母院上欣赏落日。

这件事当然是个苦差事,但雨果本人就是乐此不疲,因为在他眼中,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外形就像一个大写的h,与雨果的hugo是一样的,他声称这样能够给他带来灵感。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在十八十九世纪,有相当一批作家都喜欢将自己神圣化,雨果同样有这样一个爱好,而他身边也总有追捧他的人,以至于当时有这么一个笑话:

一天,雨果写下一个“我”字,接着点下一个句号。周围人惊呼:太有思想了!

不过有不少毛病归有不少毛病,但雨果那对人民不可抑制的同情心,以及他对追求自由和民主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所有的这些也都是真的。

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评价:“雨果就是浪漫主义本身,既崇高又荒诞。”

而尽管后来的屠格涅夫暗地里没少讥讽雨果的这些毛病,但至少在现在,屠格涅夫跟他身边这些狂热崇拜雨果的人的心情,差的也不算远。

虽说他对这位法国文坛的权威人士还不够了解,但他身上的一系列荣誉头衔足以让每一个文学界的年轻人望而生畏。

哦对,米哈伊尔可能除外,但是屠格涅夫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毕竟对于他这样一个才在巴黎文化界混迹没多久的外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

而这次沙龙的内容那就更加宝贵了,除了正常沙龙有的谈论文学和政治的环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