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162章 忍耐与销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忍耐与销量(1 / 5)

当米哈伊尔正在圣彼得堡忙于各种事务的时候,远在巴黎的屠格涅夫也并没有闲着,而既然长篇小说连载已经敲定,那么屠格涅夫这段时间主要在做的肯定还是继续参加各种沙龙积累人脉,并且继续将米哈伊尔的那些小说翻译成法语,然后试着将它们在法国推广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屠格涅夫当然遇到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当他声称:“虽然我们俄国的米哈伊尔先生在一年前才刚刚开始写作,但他自那以后的每一个短篇都是佳作,都经得起任何人的检验。”

他在巴黎面对的议论和不屑就更多了。

毕竟正常来说,翻译无疑会损耗一篇作品的品质,而普通作家光是想在本国成名就已经实属不易,压根就经不起翻译的削减,能在翻译之后还能让人觉得非常优秀的作品,一部分依靠翻译家的发挥,还有一部分就是作品本身的质量确实够硬。

而像这样的小说,一位作家一生都不一定能写出多少,更何况还是开始写作之后每一篇小说都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这扯不扯?

但就在法国的作家和评论家们嗤之以鼻的时候,随着屠格涅夫的不懈努力,《万卡》、《苦恼》、《渴睡》、《穷人》、《窝囊》、《醋栗》.等小说最终还是慢慢地呈现在了巴黎的这些先生们面前。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法国人依旧保持着对于自己文化优势的骄傲和自信,并且批评起了这些小说当中的种种缺点,不过这种事情在如今的法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在竞争激烈的法国文坛,狗来了都得挨两句骂才能走,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波德莱尔、莫泊桑、左拉.这一个个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统统都被人在杂志和报刊上疯狂地拷打过,甚至说有些人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那种,好在最终由时间为他们加冕。

而作家们因为竞争关系那也是没少说对方的坏话,也因为竞争关系生出了不少龊龌,这方面雨果、巴尔扎克和大仲马可谓是紧密相连,至于更多的就放在之后再谈。

总之既是同行又是来自外国的作家,这些稿子被巴黎的作家和评论家们挑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以至于屠格涅夫依旧遭到了不少嘲笑与讽刺。

不过对此屠格涅夫并不在意,一是在米哈伊尔身边待久了,他倒是也慢慢学到了一点那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二就是米哈伊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足够成功了,要是再在别的国家如此顺利,那还得了?

于是乎,感觉自己以后大概率会常来法国这边的屠格涅夫只是默默记下了有些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