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491章 我要讴歌我师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1章 我要讴歌我师兄(3 / 6)

机电技校那边选了10人,同样分成两组,铰削和磨削各带一组。

其中还有两个是专门从锥孔加工训练班里抽出来的学生,

他们的设备是一台铰床,一台内圆磨床,还有一台万能磨床,

跟队老师也都是带过竞赛队的老教员,对技术要求抓得极严。

除此之外,

两边学校还各派了一位专门的技术联络员,专职负责跟张楠和陈露阳对接。

无论是图纸收发、工艺卡确认、工时记录还是试件交接,

全都形成登记台账,月末上报备查。

只等张楠和陈露阳分别把图纸和材料都运过来,技校就可以正式安排生产。

……

“完美……”

“很完美。”

“相当完美!!!”

自习室里,

陈露阳看着手中刚刚写完的论文,忍不住发出心灵的讴歌和赞叹!

这人怎么就能这么有才,写出这么吱哇倍儿棒的论文!!!

按照李正繁的要求,陈露阳已经将哲学系需要自己翻译的哈贝马斯以及要撰写的材料写完了。

剩下需要解决的,就是第一阶段成果汇总与材料准备问题了。

搞项目,最终目的就是要出成果。

不管前面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你最后要是啥也拿不出来,那就是空转!

尤其这第一批成果材料,不仅是阶段性汇报的核心,更直接关系到下一轮经费、材料批复和项目认定的节奏,容不得半点马虎。

现如今,

有了第一工业技校和机电技校的加盟,还有张楠和张殿才这两个图纸技术高手把关。

第一批试用件顺利产出基本没悬念。

相反,

最让他上心的,是材料的申报。

连英华说的对,文书工作是项目的‘外壳’和‘声音’。

想要让外人看得明白、听得清楚你在干嘛,有没有价值,靠的就是这些纸面东西。

自己做得再苦再累,如果别人看不懂、听不到,那也是白搭。

因此,除了拿出第一阶段生产的实物以外,相应的材料也要跟上才行!

按照正常的项目报送程序,现如今:

经济系有马进和郭安礼在负责撰写成本、工时、流程优化等材料;

哲学系有赵桐桐和陈睿负责理论支撑与制度设计逻辑;

力学系有张楠。

他倒不用写材料,到时候直接把图纸往上一摆,就是沉甸甸的成绩。

可是陈露阳觉得……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