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隆庆中兴> 第1610章 土木大兴交通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0章 土木大兴交通畅(1 / 3)

除了两京直道之外,还有就是京宁、京胜直道,和两京直道主要是加强两京之间的联系,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同,这两条通往边疆的直道更多的用途是军事上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朝廷向边镇运输给养和传递信息的,所以主要是调动各卫所的士卒参与兴修道路。

朱载坖从内帑和京通仓给这些参与兴建道路的士卒增饷一两,米一石每月,同时为了边镇的补给,这两条直道上除了朝廷的驿站之外,还设置了兵站,直接由兵部和各镇管理,各朝廷在地方道路上设置的递运所不同,兵站的规模更大,不仅有备用的马匹和车辆的备件,还要有仓库一共临时存放物资,大量的房舍供士卒休整,以保证朝廷的补给运输能够及时。

在朱载坖的催促之下,各地官府开始招募百姓,修筑道路,这次朝廷所出的工价还算不错,普通民夫每人每月一元半,米七斗,有技术的工匠每人每月两元,米一石,工部和武功三卫在开始在沿途的合流勘察地点,准备修筑桥梁,五军都督府也征调士卒开始修筑道路。

而除了陆上的道路之外,朱载坖还要扩建港口,随着大明的海上贸易日渐繁荣,原本的港口已经显然不够使用了,经过海关总署的提请,朱载坖动支户部银两,扩建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港口和相应的海关仓库,以满足海上贸易的需求,同时有文思院开发的各种机械也运用到修筑道路和海关货物的转运中来。

随着朝廷疆域的扩大,在边塞的驻军增加,运输粮秣就成为了朝廷最要的问题了,对于官军来说,马车或者牛车等仍然是朝廷的运输主力,朱载坖对于欧洲的四轮重载马车很欣赏,之前通过这些传教士和希望使臣也收到过这些马车,不过文思院、兵部研究过后认为并不实用。

朱载坖对此感到有些不能理解,于是专门召见了宗正兼文思院使郑王世子朱载堉询问相关的情况,朱载堉和文思院的工匠们也研究过这些进献来的马车,这些马车和大明的马车用途不同,西洋的马车主要是供人乘坐的,而大明现在需要的是重载马车。

西洋马车确实是有优势,因为如果道路不平坦,两轮马车容易使乘坐者感受到颠簸,影响乘坐体验,而四轮马车则可以通过机械组件提供更舒适的乘坐环境。但是对于大明的马车来说,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不能解决,尤其是现在通过燧发枪的研制,大明工匠已经会熟练的制造弹簧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为什么大明马车主流都是两轮,这是由大明的国情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轮马车的实用性更高,尤其是在大明,道路路况不好,在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